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外交官朱敏退休后,瞒着子女,带着妻子连夜离家,从此杳无音讯,直到十年后,一位老人被送往医院,这才得知,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北京,一对夫妇过着很多人眼里最理想的退休生活,丈夫朱敏才,是前驻外经济参赞,西装革履,周旋于国际场合;妻子孙丽娜,是重点小学的高级教师,也曾身着旗袍,出入外交官邸。 2005年,他们本该在北京的老房子里含饴弄孙,可谁也没想到,这对夫妇会突然从亲友的视线里“消失”。 这一走,就是十年,直到一位衣衫褪色的老者被送进医院抢救,这段被尘封的过往才浮出水面,人们这才知道,这对社会精英,在人生的黄昏,选择了另一条崎岖的路。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寻常的午后,电视里播放的贵州山区教育纪录片,彻底扭转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屏幕上,教室是摇摇欲坠的木楼,课桌是几十年前的老旧模样,而更让他们说不出话的是,全校唯一的老师,竟背着自己的婴儿在上课。 这一幕刺痛了从贵州走出来的朱敏才,他曾以中国外交官的身份,在非洲援建过无数村落,可回头看,自己家乡的教育困境却让他红了眼眶。 当他和妻子对视一眼,什么都没说,但心里都有了答案,三天后,两个塞满了退休金存折和支教申请书的包裹,从北京朝阳区邮局寄出,他们没告诉任何人,只给女儿发了条短信,说要去贵州旅游散心。 而且他们没有动用任何官方关系,只是默默在地图上圈出了最穷的地区,搭上绿皮火车,义无反顾,儿女后来知道了,极力阻拦,朋友们也觉得不可理喻,放弃北京的舒适体面,去一个陌生山村从零开始,图什么呢? 并且他们的第一站是尖山苗寨,海拔1300米,本地老师都待不久的地方,转三趟车,换摩托,最后还要爬两个小时山路。 但眼前的景象比电视里更真实:两间石头垒的教室,窗户框都没有,冷风卷着落叶往里灌,孩子们见到生人,本能地就往桌子底下躲,普通话都说不囫囵。 甚至夫妇俩的住处,是紧挨着男厕所的杂物间,夜里山风刮得像狼嚎,孙丽娜得戴两层口罩才能睡着,可朱敏才摸着口袋里的降压药,只是摆摆手:“我们在撒哈拉住过板房,这点苦算什么。” 并且他们用自己的退休金,给学校买了牙刷香皂,却被村民误解为乱花钱,老两口也不争辩,端着盆亲自示范,教孩子们唱着英文歌搓泡泡。 然而,朱敏才把外交礼仪改成游戏,孙丽娜用《雪绒花》的调子教英语单词,渐渐地,学校有了像样的食堂,有了篮球和图书角,孩子们脸上也有了笑容。 在三个月后,县教育局领导来视察,听见四年级的孩子能用英语介绍“我们的新学校”,当场特批了两台电子琴,那天,朱敏才在日记里写道:“苗寨飞出了百灵鸟。” 后来,县里看他们年事已高,想把他们调到条件好的县城小学,谁知,一封匿名信寄到了教育局,质疑他们搞特殊,朱敏才看到信,脸色一沉,只说了一句:“山里的娃娃更需要我们。”随即请辞,又回到了那个最初的山寨。 而他们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贫困山村辗转,为5所学校募集了超过200万元善款,建起了第一间计算机教室。 但代价也是沉重的,孙丽娜在批改作业时,右眼突然失明,医生诊断是重金属超标引起的黄斑病变,她把医嘱塞进箱底,从此靠放大镜备课,朱敏才的风湿病越来越重,常常拄着拐杖在黑板前写字。 在2014年,72岁的朱敏才在查看新建的学生宿舍时,突发脑溢血倒下,在北京的病床上,他依然用颤抖的手画着校舍的设计图。 然而,女儿哭着求他们留下,可老两口拿到社会捐助的10万元,转手就寄回了贵州,理由是“电脑教室的网线还没拉完”,病刚好,他们又偷偷买了站票,背着募捐来的2000册图书,再次回到了大山。 而且他们错过了女儿的生产,也错过了外孙的第一声啼哭,孙丽娜在深夜里也哭过,但天一亮,她又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朱敏才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 只是在2022年,朱敏才在给新老师培训时倒下,再也没有起来,弥留之际,他嘱咐妻子:“把角膜留给山里的娃娃,剩下的,交给医学院。” 如今,在遵义医学院的解剖室里,有一具特殊的遗体标本,膝盖上厚厚的老茧,是常年跪在地上给学生辅导留下的;右手的食指,至今还保持着握粉笔的姿势,这具无言的躯体,成了“为人师表”这个词,最震撼的实体注释。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对夫妇做出如此选择,他们本可以在北京安享晚年,受人尊敬,却选择了一条最苦的路,燃烧了自己的一切,或许,有些人的人生,就是用来回答“人究竟可以为什么而活”这个问题的。 【信源】共产党员网---2014“最美乡村教师”称号获得者: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外交官朱敏退休后,瞒着子女,带着妻子连夜离家,从此杳无音
时光旧梦远
2025-07-15 14:44:01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