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福建莆田的收藏家林仁贵对着专家说出那句 “给我 5 个亿,我就上交” 时,他身后的库房里,那张重达 1 吨的龙床正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谁也没想到,这个当年用 2000 万古玩换来的 “清代龙床”,竟藏着一个足以震撼收藏界的秘密 —— 它并非紫檀所制,而是由一整块罕见的沉香木雕琢而成。 林仁贵那时已靠鞋厂生意成了莆田的知名企业家,收藏古玩是他最大的爱好。 听说山东临沂有户爱新觉罗后裔藏着溥仪用过的龙床,他当即驱车前往。 在昏暗的老屋里初见那张床时,蒙尘的床身上,六根床柱盘踞的五爪金龙仍透着威严,繁复的龙纹浮雕连龙须都清晰可辨。 卖家说,这是当年小太监从紫禁城偷运出来的,家族守了近百年,如今实在撑不下去才想出手。 为了这张床,林仁贵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山东。卖家家族意见不一,有人哭着说 “祖宗的东西不能卖”,有人却急着变现。 他最终用一批自己收藏的明清瓷器和玉器,折合 2000 万人民币,才换得这张龙床的归属。 运输时动用了三台起重机,光是从老屋抬出来就花了整整一天,运到莆田后,库房特意做了防潮处理,地面铺着厚厚的樟木板。 清理龙床的那天,林仁贵特意请了老木匠。当抹布擦过床沿,木材温润的光泽渐渐显露,一股似有若无的香气飘了出来。 不是紫檀的沉郁,而是带着一丝清甜的悠远香气。他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联系了北京的文物专家。 专家们带着放大镜和检测仪来的那天,库房里挤满了收藏界的朋友。 当木材样本的检测结果出来时,为首的老专家颤声说:“是沉香木!而且是整块大料,没拼接!” 这话一出,满屋子的人都站不住了。要知道,沉香木向来 “寸木寸金”,能做手串已是珍品,竟有如此巨大的整块木料用来雕龙床,在史料里都没见过记载。 更惊人的是龙床的雕工。床顶的 “二龙戏珠” 浮雕,龙鳞一片压一片,每层厚度不足一毫米,却严丝合缝。 床尾的 “海水江崖” 纹,浪花的弧度用手摸上去光滑如镜,老木匠说 “这得是宫廷造办处的高手,耗上十年功夫才能成”。 专家们估不出具体价值,只说 “保守也在数亿之上”,还建议他上交国家博物馆,“这么珍贵的文物,该让更多人看到”。 林仁贵却犯了难。他不是不愿分享,只是这张床是他真金白银换来的,库房的恒温恒湿系统、24 小时监控,每年维护费就得几十万。 他指着库房里的陈列架:“我这‘贵宝斋’每天都对外开放,来参观的人不少,不比锁在博物馆强?” 有人说他 “贪财”,他听了只是笑笑,转身给龙床又上了一层蜂蜡,“我守着它,至少保证不会流到国外去”。 后来有香港买家带着 10 亿支票找上门,林仁贵直接把人拒了。“这是咱老祖宗的东西,多少钱都不能给外国人。” 他真的在莆田建了座私人博物馆,龙床就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放着当年的交易凭证和专家鉴定书。 参观的人里,有白发苍苍的老木匠对着龙床流泪,也有年轻人拿着手机拍个不停,他站在一旁,偶尔会讲起当年在山东老屋初见它的样子。 有人问他后悔没上交吗?他指着龙床底座的一处小裂纹:“去年请故宫的修复师来补过,他们说私人能保养成这样,不容易。” 至于那句 “5 个亿上交” 的玩笑话,他后来解释:“不是要钱,是想让大家知道,保护文物也需要成本。”
西方历史漏洞百出,怪不得现在西方伪史论越来越盛行。别的不说,作为一个钢铁行业从业
【10评论】【1点赞】
用户92xxx88
莆田那里?让莆田市民近水楼台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