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军事将领,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是关于他的简介: 陈玉成原名陈丕成,1837年出生,广西藤县人(一说广西桂平人,一说为广西贵县人)。自幼父母双亡,1851年随叔父陈承瑢参加太平军,被编入童子军,后成为童子军小头目。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时,他被提拔为后左四军正典圣粮。1854年,他以战功累迁殿右十八指挥、殿右三十检点,后升任冬官正丞相。 陈玉成作战勇猛,战术多样,善于机动战,惯用“杀回马枪”“截包后尾”“声东击西”等战术,且身先士卒,治军严明。1856年,他亲驾小船解镇江之围,随后率部参与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的战斗。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局势危急,陈玉成被任命为前军主将,封成天豫,与忠王李秀成配合,多次打败清军,再次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并取得“三河大捷”,沉重打击了清军。1859年,他晋封为英王。此后,陈玉成继续征战,在再破江南大营、解围安庆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在1861年安庆保卫战失利后,退守庐州。1862年,他被投降清军的奏王苗沛霖欺骗,撤往寿州后被擒获,6月4日在河南延津县西教场被杀害,年仅25岁。 关于陈玉成的儿女,相关资料记载相对较少且历经诸多变故。陈玉成的正妻是蒋桂娘,她是太平军女将,其父亲也是太平军将领,湖北麻城人,1844年出生,1860年嫁给陈玉成,居于天京(南京),1861年生下儿子陈天宝。 天京被攻陷前夕,蒋桂娘和3岁的儿子陈天宝在陈玉成原部下的护送下,乔装成民妇逃出天京城,打算回陈玉成老家广西藤县隐居。但走到半路湖南衡阳,护送他们的人不辞而别,丢下母子二人。蒋桂娘独自背着儿子往广西方向走,后听说广西不安全,便到偏僻的湖南资兴县隐居。 陈天宝8岁时,蒋桂娘送他进了私塾读书,几年后辍学,在县城一家中药店当学徒。31岁时,陈天宝与名叫孔玉姣的婢女成婚,婚后生下儿子陈慎初。陈慎初1902年出生,4岁时父亲陈天宝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两年后母亲孔玉姣也因病去世。 此后,蒋桂娘再次担起养育后辈的重担,先送陈慎初读了几年私塾,后又给他成婚。1925年,陈慎初夫妇生下一子,即英王陈玉成曾孙。1926年,蒋桂娘病逝。 陈慎初后来的经历也颇为坎坷。1937年,他进入资兴矿场做矿工,后被调去负责采购木料工作。1944年,日军攻占矿山时,他与同事们积极保护矿山。1949年,他加入地下党武装护矿队组织。1950年,他因保护国家财产被评为矿厂劳动功臣,后被调到总局任木材供应站站长。但在工作移交时,矿厂爆出“贪污案”,他被冤枉为“贪污”分子,被判四年劳改。 出来后原单位不肯接受他,后凭借糕点手艺得到供销社工作机会。十年浩劫中,他又被戴“帽子”,1971年被开除,1979年恢复政策,1980年获批退休职工待遇。同年,他带领家人迁回藤县定居,81岁高龄的他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儿子被安排在文管所工作,孙子在县外贸部门工作也是县政协委员。1994年,陈慎初在女儿家中病逝。 陈慎初育有两子一女,次子陈久年是县邮电局的乡邮员,后到广西藤县文物管理所工作,1994年退休后到资兴市新区居住。长子陈立新,大学毕业,广西地质队高级工程师,1991年退休。女儿陈泉清,资兴市棉织厂工人,已退休。 总体来说,陈玉成的后人历经磨难,但也在各自的生活中努力前行,他们的故事反映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沧桑变迁。
英王陈玉成的声威止步于二浪河之战!二郎河会战是太平天国后期英王陈玉成军事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