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时,地里堆满了金黄的麦垛。大伙儿忙活得热火朝天,汗湿了衣衫。华国锋也来了,没先讲话,只挑起一捆麦,跟在队伍后面。 有人小声议论:“书记也干这个?” “干啊。”他转过头,笑了一下,“咱都是庄稼人。” 那一笑,把大家心里的拘谨都卸了。午饭时,大家围坐在地头,啃着馍,听他讲起自己当知青时挑麦的事。麦垛旁飘着麦香,笑声轻轻响起,谁都觉得,那一天分外踏实。 那年秋天的雨,下了足足十五天,村里人都说,这是几十年来没见过的连阴雨。庄稼地里的水,已经把小麦根都泡软了,地头站水,一脚下去,能没过膝盖。老何记得,那几天,心里老悬着:再不排水,这一季就要绝收。 就在大家最发愁的时候,县里来了几辆车。没人想到,车门一开,跳下来的,竟是华国锋。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雨衣,裤腿全是泥点,脚一踩,水花溅得老高。村干部慌忙迎上去:“书记,这天,您怎么……” “水急,人心更急。”他摆了摆手,走到田埂边,蹲下身,伸手在水里摸了摸。雨水从他脸上往下淌,他也不擦,就抬头望着远处的庄稼。 “先把排水沟挖通,等水退了再补种些短生长期的粮。”他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子定心的力量。 那天下午,他没进屋歇,和大家一起在田边指着比划,反复确认排水方案。有人悄悄说:“书记,不用这么亲自……” “不亲自,心里不踏实。”他笑着,声音平平,却让老何忽然想掉眼泪。 三天后,水退了。庄稼没全保住,可有一半活了下来。那一半绿苗,成了全村人心里最踏实的盼头。
这届中国网友配享太庙![点赞]
【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