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危言耸听,三战导火索即将点燃,不是英法不是波兰,而是发动过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近几日,北约国家不断突破俄罗斯的红线,让俄乌战争不断升级。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透露了一项计划,英法两国正考虑向乌克兰派遣最多五万名士兵的维和部队。
柏林国会大厦的阴影里,历史正在诡异地轮回。德国联邦议院刚通过的1000亿欧元特别军费,比整个俄罗斯的年度军费还高出三成。当豹2坦克开进乌克兰平原时,老一辈德国人下意识摸了摸手臂上的伤疤。
朔尔茨政府正在玩一场危险的平衡游戏。一边向基辅运送致命武器,一边又强调"不会单独行动"。这种精分式外交让人想起1936年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试探,当年那场赌博让欧洲付出了6000万条生命的代价。
马克龙突然改口说要派兵,像极了1914年那个闷热的七月。五万北约部队听起来像是维和,落在莫斯科眼里就是赤裸裸的入侵。克里姆林宫的核手提箱已经三次公开亮相,这不是演习。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最近的话让人脊背发凉:"要为长期战争做准备。"这个曾经用煤气灯照明的国家,如今正把整个欧洲拖向战火。北溪管道爆炸案的真相至今成谜,但德国工厂获得的美国液化天然气订单倒是实打实翻了三倍。
历史课本里的魔鬼细节正在重演。1938年德国吞并苏台德区时,英法也是先派了"观察团"。现在北约的"教官"和"顾问"已经遍布乌克兰西部,只差换上作战服。俄罗斯边境的侦察机活动频率比冷战高峰时期还密集。
柏林的政客们似乎忘了,德国宪法第26条白纸黑字写着"准备发动侵略战争的行为违宪"。可当军火商们赚得盆满钵满时,谁还在意法律文书?克虏伯的继承者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火炮,车间里的焊花像极了1944年的鲁尔工业区。
最讽刺的是绿色和平组织总部就设在汉堡。如今德国环保部长一边关停核电站,一边批准向战乱地区出口装甲车。这种分裂比煤电污染更可怕,它正在毒害整个欧洲的和平基因。
乌克兰战场成了新武器的试验场。德国最新的"眼镜蛇"反炮兵雷达刚投入实战,军工股的K线就窜上了天花板。华尔街日报无意间说漏嘴:这场战争至少还能让军工业繁荣十年。
欧洲老百姓开始用脚投票。柏林房租暴涨35%的公告栏旁边,贴着西班牙语和希腊语的移民广告。东欧超市里的酸黄瓜罐头突然脱销,老一辈人默默重温着二战生存手册。
当波兰要求德国赔偿1.3万亿战争赔款时,华沙街头出现了触目惊心的涂鸦:"第三次世界大战纪念堂奠基仪式"。历史从不重复,但它总押着相似的韵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