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20岁中举人,迎娶大龄剩女当上门女婿,多年后才纳妾 前言: 1832年,年

社会时光机 2025-07-15 00:06:00

左宗棠20岁中举人,迎娶大龄剩女当上门女婿,多年后才纳妾 前言: 1832年,年仅20岁的左宗棠中了举人,由他开始,左家往上数七代,全都是秀才,他是左家第一位举人,中举时年纪又轻,本应该前途无量,没想到当了周家的上门女婿,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周家的大女儿是个“大龄剩女”,险些“害”得左家断后! 由于祖祖辈辈都只能考到秀才,所以左宗棠从小就被寄予厚望,父亲希望他能打破“魔咒”,但是考功名这样的事情,可不是有希望就能成的,他必须加倍努力,才能为家族争气,改变家族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善家族的“生活水平”。 别看左家世世代代都出秀才,但家里是很贫穷的,古代的书香门第也就是听起来有面,实际上一穷二白,因为古代重视农桑,家里人都去读书了,农田没有人打理,收成就不好,即便是秀才之家,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和钱。 虽说左家经济条件差,但是左宗棠的父亲有一同窗好友,也就是周家的老爷,周老爷是高官,膝下唯有女儿,见左宗棠是个有才华的男子,便早早跟左宗棠的父亲商定,待到左宗棠功成名就之时,就让两个孩子完婚,左、周两家结为亲家。 无奈世事难料,左宗棠考上举人的时候,兄长和父母接连去世,他专心读书,根本没有精力打理农田,给父母办完葬礼后,甚至背负了债务,周家并未取消婚约,他又没有好的出路,只能到周家当上门女婿,吃住都在周家,就连他贴补姐姐的钱,都是周家出的。 周氏嫁给他以后,能理解他的郁郁不得志,也了解他心里的不痛快,于是跟父母商量,搬出去单独住,这样也能照顾到他的自尊心,只可惜夫妻俩虽然搬出去了,还是免不了要向家里伸手,所以搬出去独住,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区别,无非是让外界少些闲话罢了。 为了自己的仕途,左宗棠拼命读书,等他功成名就的时候,已经步入中年,可膝下也只有女儿,古人不知道生男生女是由男人决定,周氏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是“害”左家无后的罪魁祸首,于是跟母亲商议,一定要替他纳妾。 左宗棠并非忘恩负义之徒,他觉得自己不能纳妾,否则就是对不起周氏,可周氏觉得“无后为大”,坚持让他纳妾,新入府的两名小妾,都给他生了儿子,周氏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了,不管是哪个小妾生的孩子,都得称呼周氏一声“嫡母”,所以周氏根本不介意。 结语: 若不是因为周老爷与左宗棠的父亲是同窗密友,以两家巨大的经济、地位差距,是不可能结为亲家的,周家还信守诺言,即便左宗棠穷困潦倒,还是将女儿嫁给了他,周氏也贤惠,不仅将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替他照顾好所有孩子,堪称贤良淑德之典范。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社会时光机

社会时光机

穿梭时光,看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