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韩雅琴的早餐店,来了4名刑满释放的寸头少年,出于心善,韩雅琴给他们盛

瑶光映心曲 2025-07-14 23:55:34

1983年,韩雅琴的早餐店,来了4名刑满释放的寸头少年,出于心善,韩雅琴给他们盛了四碗饭,不想,这一顿饭,竟让韩雅琴成为了700多名劳改犯的“妈妈”! 1983年,韩雅琴在太原经营着一家小早餐店。那天,四个刚刑满释放的少年走进店里,瘦得让人心疼。她没多想,给他们盛了饭。这几个少年吃完后,竟跪下求她收留,说自己无处可去,怕再走歪路。韩雅琴心软了,留下了他们。从那天起,这四个少年成了她店里的帮手,慢慢地,她开始教他们做事做人。这事传开后,越来越多的刑满释放人员找上门,韩雅琴从没推开过谁。她用自己的方式,给了这些人一口饭、一条路。 韩雅琴的善心像扔进水里的石子,涟漪越扩越大。起初只是四个少年,后来陆陆续续来了更多人,都是刑满释放的劳改犯。他们有些被家人抛弃,有些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落。韩雅琴的小店成了他们的避风港。她不光给饭吃,还教他们手艺,帮他们找活干。时间长了,她的店不只是个吃饭的地方,更像个大家庭。消息传得更远,甚至外地的劳改犯也慕名而来。据统计,她前后帮助了700多人,这些人管她叫“妈妈”。 韩雅琴做这些,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她自己日子也不宽裕,早餐店赚不了几个钱,可她从没嫌弃过这些来求助的人。有人问她为啥这么做,她就笑笑说:“他们也是人,饿着我看不下去。”她不图回报,也不怕麻烦,甚至有人偷了她店里的东西,她也没报警,反而劝那人回头。她的坚持不光是善良,更是一种骨子里的倔强。她相信,只要给这些人机会,他们就能活出个人样。 韩雅琴的影响有多大?700多人里,有人从街头混混变成了老实生意人,有人学会了手艺养家糊口,还有人干脆把她当亲妈一样孝顺。这些人要是没遇到她,可能还在偷抢骗的路上越走越远。她用一碗饭、一句话,硬是把他们从社会边缘拉了回来。这不只是她一个人的事,也让我们看到,普通人也能干出不普通的事。她证明了,善心加上行动,真能改变命运。 韩雅琴的故事,还让我们注意到那些被忽略的群体。刑满释放的人,很多人看不上,觉得他们是“坏人”。可韩雅琴不这么想,她觉得他们只是走错了路,需要有人拉一把。她的事提醒我们,社会不能光盯着光鲜的一面,那些在角落里挣扎的人,也值得被看见。她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她开了个头,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些问题。 说到底,韩雅琴的故事是人性的故事。她没啥文化,也没啥钱,可她有颗真心。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别人说她傻,就这么一直做下去。700多人叫她“妈妈”,不是因为她有多厉害,而是因为她给了他们最缺的东西——信任和希望。这份光辉不耀眼,但暖人心。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性里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有力量。 韩雅琴的事听着挺远,可离我们也不远。生活中,谁没见过需要帮忙的人?路边要饭的、找不到工作的、日子过不下去的,伸把手可能就帮他们过了坎。韩雅琴没啥大本事,可她干了大事。我们不一定能像她那样帮700多人,但帮一个两个总行吧?她让我们想想,自己能不能也做点啥,哪怕是件小事。 700多人,这数字听着挺震撼。可仔细想想,这后面是700多个活生生的人,700多个被救回来的故事。韩雅琴没统计过这些,她也不在乎数字。她在乎的是眼前的人吃没吃饭,有没有地方睡。这么多年,她没停下来,也没觉得自己多伟大。她就是这么接地气,干的事却一点不普通。

0 阅读:32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