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在本地一家大型企业上班。他身体比较弱,又比较老实肯吃苦,属于不惜力气的人,总是让人不放心。 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动态。高温预警已成常事,外面的蝉鸣,织成细密的声浪,热风里,裹挟着草木蒸腾的气息。是周日,七月的第十三天。 拿起手机给他打了个电话。 他工作三班倒,较多时间在家中。很快接了电话。 他说家里一切都好,就是今年气候反常,天太热,空调定在28度,24小时开着。 他关切地问:你那里热不热? 我说:三亚还好,气温比较稳定,再热一般也不会超过35度。这一段时间最高30度,比老家凉快一点; 他说:那就好,你要注意身体。 我知道,是因为母亲在他家住着的缘故,他凡事小心谨慎,体贴入微。 姊妹之中,他最小,且是唯一的男丁,享有全家人最多的疼爱。但他内秀、寡言,从不恃宠而骄。是个细心、孝顺的儿子,对父母都是尽心尽力,恪尽孝悌之心。 从前,是不需要他为父母、大家庭付出的。他在我心目中,亦是属于被保护、被照顾的弟弟,凡事不需要他费心,我尽全力扶持他,让他日子过得好一点。 小侄女儿冰雪聪明,学习成绩一直靠前,选的理科,尤其是数学、英语,特别突出,物理、化学更是简单容易,学起来不费脑子。这让我很意外。 我们家的人,感性、敏感,以文科见长,她倒是改善了家族基因,冷静、果断、理智,当年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59分,她不考虑大城市,选择在本省读大学。她说,脱不了回来工作,跑外省去干嘛? 小小年纪,很有定力。 大四那年,校招就业,在省城济南安家落户了。 以她的成绩,读研没有问题的。我总觉得有点遗憾。和她谈过一次,她说:不想爸爸妈妈太辛苦,也不想一直上学熬到年龄很大,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就挺好的,掌握的知识完全够用的了。 一个柔柔弱弱、瓷娃娃一样的小姑娘,我没想到主意这么正,生活目标清晰且坚定。让我无话可说,只有佩服的份儿。 我在家里见过她网上办公的样子,声音宏亮,气定神闲,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是那个从小娇滴滴的娃儿吗? 侄女儿参加了工作,弟弟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两年,开始接手对母亲的照顾。 别的不说,单是每天早上用一只海参、两个鸡蛋蒸好一碗鸡蛋羹端到娘亲面前,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我感觉,无论当年还是以后,我未必有他做的好。 他的房子比较大,三室两厅,环境不错,一路之隔就是医院。 母亲家务活不沾手,每天吃完饭就去楼前的花园里散步,和人聊天。 我回乡时去看她,每次都得去花园里寻她。 有个贴心的儿子、大度的儿媳,她在那儿住得放心、安心。 每次打电话,弟弟也不多说什么,就是嘱咐:姐,老太太很好,你放心,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看着他长大,帮他成家、立业,走过一个个命运的起承转合,我深知他的品性和禀赋。他现在生活有了起色,过得平稳、舒展,想分一些担子,尽尽孝心了。他已经有能力负起自己的责任了。 我也不再一味地把一切都揽到自己身上。凡事有度,也不能总是紧绷着一根神经。我最近学得智慧起来,遇事先听弟弟的安排。 经历了很多事,到了妥协的年龄,或者退一步也会海阔天空,柳暗花明。 我的行囊,始终放在身边,保持着随时都能奔赴的状态。 这就是生活吧。 生活不是美丽的万花筒,而是琐碎的现实,有美好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要承认,有些事,就算拼尽全力,也未必如你所愿。不如学着松弛,学会放手,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而半满,才是最好的状态。 此时此刻,也许是我往后余生不可多得的轻松、悠闲的日子,只是当下浑然不知而已。 打完电话,给弟弟额外转了钱。告诉他,怎么舒服怎么来,热的时候就开着空调吧。 生活琐琐碎碎,喜忧参半,把身体和心情照顾好,就是好日子。 新阳初升,空气清新。 煮了一碗面,放了一棵芥兰,上面一层青幽幽的薄荷绿。 夏热里,白昼那么长,好像并没有用力地做过些什么,一日便过去了。 不强迫,不内耗,不给自己设限。全心全意活在当下就好。向内求,而不是向外索取,日子就简单很多。 《布鲁克林有棵树》里写到:"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 已是小暑节气。离7月20日入伏也不远了,一年中最闷热的时节就要到了。 趁着凉快,下楼去超市买菜。 几枚鸡蛋花,被风摆放在小径上,楚楚动人。一棵树上结了青色小果,清新又明亮。一朵粉色太阳花独自开着,沉默里有着内心的安静。 超市里空旷少人,蔬菜类价格上涨。水果品种丰富,又上架了新品种荔枝,价格也比刚上市时便宜了一半还多,5块多一斤。 这种茘枝颜色鲜艳,个头不大不小,挺新鲜的。天气热,使人毫无食欲,吃点冰过的水果,又凉快又解暑。就顺手拣了一些。 到家洗了几个,剥开一只,瞬间唇齿间充满甜蜜汁水。这种荔枝水分多,是那种绵甜,心情一下明快起来。 一颗柔软心,将所有遇见,都归为美好,有种欣欣若喜之感。 这样潺潺流淌的夏天,我们还天真,多好。
弟弟在本地一家大型企业上班。他身体比较弱,又比较老实肯吃苦,属于不惜力气的人,总
素食吃出好身体
2025-07-14 19:01:3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