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到铁板了!”广东广州一男子连续工作8小时后,在店里闭眼休息了3分钟,没想到竟

孤独背影映残阳 2025-07-14 18:57:02

“踢到铁板了!”广东广州一男子连续工作8小时后,在店里闭眼休息了3分钟,没想到竟被公司开除,男子认为自己没错,店里只有他一个员工,所有工作均由他一人完成,虽闭眼了,实际却没睡着,于是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据7月14日报道,连续工作超过13个小时,闭上眼靠着椅背想缓口气,哪怕只有短短3分钟,结果竟换来一纸解雇通知。这听起来像一出荒诞剧,却在广州南沙真实上演了。这起因“打盹”引发的劳动争议,最终以公司被判赔偿近5万元收场。 这远不只是一个店长和一个公司的恩怨,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和企业管理的权力之间,那条愈发模糊的边界线。故事的主人公是余某,2021年加入一家品牌公司,在商场门店当店长。谁知到了2022年9月,公司一封解雇信,直接砸碎了他的饭碗。 公司给出的理由听上去很严重:一说他“工作期间睡觉”,二说他“营业时间关店”,都属于严重违规。为了坐实“睡觉”的指控,公司还拿出了一段监控视频。画面里余某确实在收银台前闭着眼、手扶着头靠在椅子上,整个过程大约3分钟,而当时店里还有两位顾客。 公司认为这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不仅如此公司还翻出旧账,说余某之前有过短暂关店的行为,不仅招来商场投诉,还造成了经济损失。在公司眼里,证据确凿,余某就是“严重失职”,必须走人。然而事情的另一面,却是一个精疲力竭的普通人。 面对公司的指控,余某的辩解充满了无奈。他回忆事发当天,他从早上9点半一直干到晚上10点半,整整13个多小时,连个换班的人都没有。到了晚上8点多,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才不得不坐下闭目养神片刻。他强调自己根本没有睡着,而且只要有顾客进店,他都照常提供了服务,丝毫没耽误生意。 至于那次所谓的“擅自关店”,余某更是觉得委屈。当时店里就他一个人,内急要去厕所,为了店里财物的安全,才不得已锁了门。事后他也第一时间向商场做出了解释。一个是超长工作后的生理极限,一个是保障公司财产安全的无奈之举,在余某看来这些行为都合情合理。 双方各执一词,这起争议最终闹上了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法院的判决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法官明确指出,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理由不成立,属于违法解雇。最终判决公司向余某支付赔偿金、工资差额等共计5万余元,其中仅赔偿金一项就高达49572.24元。 法院的逻辑很清晰:余某在连续高强度工作后短暂休息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而公司提供的所谓“铁证”,不过是一段极短的视频片段,根本无法证明余某在“长时间睡觉”,更拿不出证据证明这3分钟的休息对经营造成了任何实际损失。至于关店上厕所解释合情合理,公司同样无法证明造成了经济损失。 主审法官更是借此案提醒所有企业,《宪法》和《劳动法》都明确规定了劳动者享有休息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不仅要保障员工的休息时间,更要尊重他们在工作期间必要的生理需求。如果一家企业只盯着效率,把员工当成可以无限压榨的机器,忽视了法律和人性,那么不仅会面临法律风险,更会断送自己的长远发展。 这起案件无疑给所有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员工短暂的喘息,绝不等于消极怠工。它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当下职场普遍存在的“过劳”现象,比如“一人多岗”、超长工时等,这些都让员工背负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企业行使管理权,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切勿制定那些脱离实际的“霸王条款”,或搞一些不近人情的“微管理”。恰恰相反,企业更应该反思自己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轮岗、替岗机制,为员工提供最基本的休息保障,真正尊重他们的生理需求和人格尊严。 说到底员工的健康和积极性,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而不是可以随意消耗的成本。对于我们每个劳动者而言,这个案例也同样提了个醒:面对不公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你觉得这家公司尽到了雇主的责任吗?这种“打盹三分钟”就被解雇的遭遇,是否也曾在你我身边上演过?

0 阅读:0
孤独背影映残阳

孤独背影映残阳

孤独背影映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