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37岁的兵部尚书铁铉,被放进滚烫的油锅烹炸,同时,其妻杨氏也被送进教

文山聊武器 2025-07-14 18:27:35

1402年,37岁的兵部尚书铁铉,被放进滚烫的油锅烹炸,同时,其妻杨氏也被送进教坊司,遭官兵蹂躏,就连他4岁的女儿也被朱棣下令,卖进了青楼。 铁铉,字鼎石,1366年出生于河南邓州一个回族家庭,家里世代读书,文化底子厚实。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埋头苦读,最终考进国子监,成为当时顶尖的学子。在国子监的日子,他勤奋刻苦,成绩出众,很快被朝廷看中,进入礼部做给事中,后来又升到都督府当断事。这家伙不光脑子好,还特别正直,处理事情公正不阿,连明太祖朱元璋都对他刮目相看,亲自赐名“鼎石”,意思是国家栋梁,稳如磐石。 朱元璋去世后,孙子朱允炆当了皇帝,就是建文帝。铁铉凭着才干和忠诚,一路升到兵部尚书,管着全国的军事大事。可惜好日子没多久,燕王朱棣就跳出来造反了。这位燕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实际上就是要抢皇位。铁铉站得笔直,铁了心支持建文帝,跟朱棣对着干,成了朝廷的顶梁柱。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这边派了大将耿炳文去平叛,结果打得稀烂。建文帝气得不行,换了李景隆上场。铁铉主动请命,负责后勤,运粮草、管补给,忙得脚不沾地。可惜李景隆是个草包,白沟河一战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军队直接崩了。关键时刻,铁铉和高巍站出来收拾残局,带着败兵退守济南,准备跟朱棣拼个你死我活。 别看铁铉是文官,他打起仗来一点不含糊。他提出守城、毁敌火器、刺杀朱棣的策略,差点把朱棣逼上绝路。可惜运气不好,刺客没干掉朱棣,只伤了马。朱棣也不是吃素的,带着军队绕过济南,直扑南京。1402年,南京城破,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顺势登基,成了明成祖。铁铉的努力,终究没能挡住历史的车轮。 朱棣当上皇帝后,对那些跟他作对的人恨得牙痒痒。刚登基一个月,他就带兵杀回济南,铁铉孤军奋战,最终被俘。送到南京后,铁铉面对朱棣毫不低头,痛骂他篡位逆贼。朱棣气炸了,直接下令把铁铉扔进油锅烹炸。这位37岁的忠臣,硬是挺着最后一口气骂到死,壮烈得让人心疼。 朱棣还不解气,抄了铁铉的家,把他父母流放,长子折磨致死。铁铉的妻子杨氏被送进教坊司,成了官妓,被官兵糟蹋。最让人发指的是,他4岁的女儿也被卖进青楼,小小年纪就落入火坑。铁铉一家,从此彻底被碾碎在历史的尘埃里。 铁铉的遭遇,绝不是偶然。明朝初年,政治斗争就是这么血腥。朱棣虽然当了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但他上位的方式太脏,手上沾满了血。他对铁铉的报复,既是杀鸡儆猴,也是他性格里狠毒的一面。铁铉呢,选了忠诚这条路,宁死不屈,活出了中国传统“忠”字的骨气。可在权力面前,这种骨气往往只能换来悲惨的下场。 这事还得从当时的大环境说起。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削藩,把叔叔们的权力削得一干二净,逼得朱棣狗急跳墙。铁铉站在建文帝这边,成了朱棣的眼中钉。朱棣胜了,铁铉就得死,而且得死得惨。这就是封建社会的逻辑,赢家通吃,输家连渣都不剩。 铁铉死了,但他留下来的东西没死。后来的南明朝廷追封他为太保,谥号“忠襄”,清朝乾隆年间又改成“忠定”。山东济南大明湖边还有个铁公祠,香火不断,老百姓把他当城隍爷供着。这说明啥?说明铁铉的刚正和忠诚,真的打动了人,哪怕过了几百年,大家还是记得他。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