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员工因为顶撞了车间主任,车间主任怒吼着:“罚你500!”女员工随意地说了一句:
女员工因为顶撞了车间主任,车间主任怒吼着:“罚你500!”女员工随意地说了一句:“你愿意罚就罚吧。”这让车间主任在众目睽睽下像被戳破的气球,脖子上的青筋突突跳着,却半天说不出下一句。
女员工叫小苏,是车间里出了名的“倔丫头”,手上的活儿利落,嘴也不饶人。刚才吵架,是因为主任把不合格的零件混进了成品堆,小苏看见了直接指出来,主任觉得丢了面子,就借着“顶撞领导”的由头要罚她。
周围的工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大气不敢出。谁都知道,王主任最看重面子,以前有个老员工跟他争辩两句,被调到了最累的下料组,硬生生熬到了退休。
小苏却像没事人一样,转身拿起扳手继续拧螺丝,动作比刚才还快。“主任,罚钱的单子记得给我签个字,我好跟财务对账。”她头也没抬,语气平平淡淡的,像是在说今天的天气。
王主任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抓起桌上的文件夹摔在地上:“反了你了!这个月奖金全扣!”小苏放下扳手,从抽屉里掏出份文件,是上个月的质量标兵奖状,上面有厂长的签字。“主任,扣奖金可以,但是这批零件要是流出去,被客户投诉,谁来担责任?”
这话戳到了要害。这批零件是要发往国外的,出了岔子谁都担不起。旁边的老周赶紧打圆场:“王主任,小苏也是为了厂里好,年轻人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主任狠狠瞪了小苏一眼,转身去了办公室,临走时丢下句:“下班前把检讨交到我桌上!”小苏没应声,拿起不合格的零件,挨个做标记,嘴里念叨“这个尺寸差了0.5毫米,那个螺纹不对”,比质检还认真。
中午吃饭时,老周劝她:“你这脾气得改改,毕竟是领导。”小苏扒着饭:“我不是跟他作对,是这活儿不能马虎。他要是真有本事,就把质量抓上去,别总想着摆架子。”
下午厂长来车间视察,看见小苏做的标记,拿起零件看了看,对跟来的主任说:“这批零件多亏了小苏,不然损失就大了。王主任,你得向人家学习,对事不对人。”
主任的脸腾地红了,支支吾吾地说:“是,厂长说得对。”厂长拍着小苏的肩膀:“下个月给你涨工资,就当是奖励。”小苏笑着说:“不用涨工资,只要以后能按规矩办事就行。”
下班时,小苏路过主任办公室,看见他正在改那份罚钱的单子,改成了“警告一次”。她没进去,直接回了家。第二天上班,桌上多了杯热豆浆,老周说是主任让他放的,还说“主任昨天查了规章制度,确实没规定顶撞领导要罚钱”。
小苏喝着豆浆,心里有点暖。其实她不是故意顶撞,只是见不得糊弄事。就像她常说的“机器不骗人,活儿干得好不好,零件一测就知道”。现在车间里,谁发现问题都敢直说,主任也没再发过脾气,有时还会主动问小苏“这道工序是不是能改进改进”。
有次加班到深夜,小苏看见主任还在办公室核对图纸,桌上摆着她做的质量检查表,上面画满了红圈。她走过去说:“主任,这个尺寸标准可以再调调,能提高效率。”主任抬起头,笑着说:“你说得对,我正想找你商量呢。”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个并肩作战的伙伴。其实大家都明白,车间里不需要摆架子的领导,也不需要只会听话的员工,需要的是把活儿干好的真心。就像那台轰鸣的机器,零件咬合得好,才能转得顺畅,人心齐了,日子才能过得有奔头。
舒墨
这个结尾一加,就很象小学生作文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续集是不是穆桂英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