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地下党员赵兴兰被捕。一个伪军给他送饭时,突然敲了敲碗底,还说要救他出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7-14 00:36:38

1942年,地下党员赵兴兰被捕。一个伪军给他送饭时,突然敲了敲碗底,还说要救他出去,赵兴兰说出了暗号,谁知伪军却一脸茫然! 赵兴兰是江苏淮北人,生在20世纪初的一个小村子。他小时候就聪明,读了不少书,后来当了村里的老师,大家都挺敬重他。除了教书,他还自学了些拳脚功夫,算得上文武双全。1937年日本侵华,他家被毁,满腔怒火想上战场,但组织看中他的脑子和灵活劲儿,让他干地下情报员。他起初觉得这活儿藏着掖着,不如真刀真枪痛快,可干着干着就明白了,这工作风险大、意义更大。 他干得漂亮,伪装成商人,戴着墨镜混进敌营,跟日伪军头目套近乎,暗地里把他们的计划摸得门儿清。好几次任务都完成得滴水不漏,连陈毅都夸他“敌后智勇第一人”。他跟铁路工人、商贩搭上线,情报传得跟流水似的,为抗战出了不少力。 1942年夏天,他得把日军扫荡的情报送出去。骑着自行车走在乡间小路上,太阳晒得人头晕,结果在哨卡附近被日伪军围住。他赶紧把情报吞了,没能掏枪反抗,就被抓进徐州监狱。日军用鞭子抽、电刑折磨,连着几天不让他睡,赵兴兰满身是血,发着高烧,可就是不松口。敌人没办法,还找了个叛徒韩霞光来劝,韩霞光哭着求他投降,赵兴兰压根不搭理。 就在他快不行的时候,一个瘦巴巴的伪军来送饭,突然敲了敲碗底,还使眼色。赵兴兰心里犯嘀咕,端起碗一看,米饭下藏着三片黄药片。他也不知道这人靠不靠谱,但烧得迷糊的他吃了药。第二天烧退了,人也清醒了点。那伪军又来送饭,还是敲碗底,赵兴兰试着问暗号,结果对方啥也不知道就走了。他有点失望,可碗底又多了张纸条,画着河和小船。 过了几天,徐州宪兵队长邵小平来提审,拍了拍赵兴兰肩膀。赵兴兰一瞅,这不就是那伪军吗?押解路上,车停在汴塘边,邵小平趁着打发看守买东西的机会,示意赵兴兰跳河。赵兴兰拼了命跳下去,游到小船边,被接应的同志救起。邵小平朝水里放了几枪,扔了点鸭血糊弄日军,敌人以为赵兴兰死了就撤了。 逃出去后,赵兴兰没歇着,又干起了情报活儿,帮部队破了好几次日军计划。抗战胜利后,他没闲下来,继续为新中国出力。晚年他常跟家人讲过去的事,说:“那时候我们就是小人物,可这些小人物攒一块儿,就成了民族的底气。”他的故事后来写进了地方党史,挺让人感慨的。 赵兴兰用命拼出来的忠诚和胆识,真让人佩服。他在绝境里靠着同志的帮助逃出来,还一直战斗到底。欢迎留言说说您的想法,一块儿聊聊这些英雄的事儿。

0 阅读:0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