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攻占长安后,形势大好,运气爆棚,为何仍然败出长安? 要说这黄巢进长安那

夜听历史 2025-07-13 19:42:30

黄巢攻占长安后,形势大好,运气爆棚,为何仍然败出长安? 要说这黄巢进长安那阵仗,简直像开了挂。公元880年,几十万起义军踩着烟尘冲进长安城,唐僖宗连龙袍都没穿整齐就往四川跑,满朝文武跪在路边磕头。黄巢坐在轿子上,看着百姓夹道围观,估计心里正琢磨着“冲天香阵透长安”的下一句该怎么写——哪成想,这风光不过是昙花一现,短短两年就被打得丢盔弃甲,连长安都保不住。关键就出在他进了城之后,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先说这“登基称帝”的事儿。黄巢一进长安就急着搞仪式,在大明宫含元殿搞了套龙袍穿上,国号“大齐”,年号“金统”。按说称帝也没啥,但他底下那帮人可就飘了。起义军里好多都是贫苦百姓出身,一看老大当上皇帝,赶紧跑到长安的达官贵人家里抢东西,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装了满车,有的士兵甚至在街上砍人取乐。您想啊,老百姓刚开始还觉得起义军是来“均贫富”的,结果一看他们跟土匪没啥区别,心里那点盼头立马就凉了。黄巢也没管这事,光顾着在宫里摆排场,底下人闹得越凶,民心就散得越快。 更要命的是,黄巢压根没想着“斩草除根”。唐僖宗跑到四川后,可不是去游山玩水的,人家在那儿忙着发诏书调兵呢。凤翔节度使郑畋第一个响应,把散落的唐军攒起来,又联合周边藩镇准备反攻。这时候黄巢要是派支精锐去四川把唐僖宗抓来,那唐朝就算彻底断了念想。可他呢?天天在长安喝庆功酒,觉得皇帝跑了就是天下太平,压根没把残唐势力当回事。等到唐军从四面八方围过来,黄巢才发现自己就像坐在火山口上。 还有后勤这摊子事儿,黄巢简直是“拆东墙补西墙”。长安城里几十万军队,每天得吃多少粮食?可他打下长安后,压根没想着控制周边的产粮区,关中平原的粮食很快就吃完了,只能派人去河南、山东抢。可抢来的粮食压根不够吃,士兵们饿得受不了,就开始在长安周边烧杀抢掠,把老百姓的庄稼都毁了。这下可好,老百姓没饭吃,起义军也没饭吃,城里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您说这仗还怎么打? 最坑的是黄巢手下的人也开始“跳槽”了。比如他手下的大将朱温,本来是员猛将,可黄巢派他去打同州的时候,唐军援兵太多,朱温好几次向黄巢求援,黄巢的老婆曹夫人都劝他赶紧派兵,可黄巢就是不听。朱温一看老大靠不住,转头就向唐朝投降了,还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后来正是这个朱全忠,成了灭唐的关键人物。再加上沙陀族将领李克用带着骑兵来帮忙,唐军的战斗力一下子就上来了,黄巢的起义军哪儿见过这么能打的骑兵,几场硬仗下来就被打懵了。 其实黄巢失败的根子,还在于他没搞明白“打天下”和“坐天下”的区别。他带着起义军一路打过来,靠的是“均平”的口号拉拢民心,可进了长安却没兑现承诺,反而纵容手下抢掠,把老百姓推到了对立面。再说战略眼光,他只看到长安的繁华,却没看到四周都是唐朝的势力,就像把自己困在一个大笼子里。等到唐军回过神来,四面围堵,他那几十万乌合之众就算再能打,也架不住没粮没援、人心涣散。 历史上多少农民起义都是这样,能打破旧世界,却没本事建设新世界,空有一腔热血,却缺了点治国安邦的真本事。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夜听历史

夜听历史

夜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