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诗家夫子,他却过着颠沛流离的一生
开霁评过去
2025-07-13 15:00:27
王昌龄,京兆长安人,字少伯,世称王江宁。
后世尊称他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
他是盛唐著名的边塞派诗人。
他活在盛世,却不被盛世宠爱,他是大唐盛世里的小镇做题家,出身将他永远隔绝在上层圈子之外。
21页PPT,解析王昌龄的一生。
1️⃣琅琊王氏的没落贵胄
王昌龄的家族是琅琊王氏,在南朝显赫一时,盛唐时家族已无南朝时的影响力。他的祖父、父亲均未入仕,家境困顿。
作为长子,他过早肩负起赡养母亲、扶持幼弟的责任——这种生存压力,让他二十余岁便两度出塞,在河西走廊的风沙中寻找进阶机遇。
虽然机遇没有遇到,但意外开拓了边塞诗的赛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苍茫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孤勇
让他与高适、岑参、王之涣并称 “边塞四大诗人”。
2️⃣三十登科
727年,30岁的王昌龄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734年,他再登博学宏词科,获授汜水尉。
王昌龄本以为进士及第是人生高光的开始,随后因“考绩下中”被贬谪。
像不像我们小人物的一生,以为要大干一场,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3️⃣岭南相遇
开元末年,王昌龄被贬岭南(今广东、广西)。途经襄阳时,他两次拜访孟浩然。第二次相遇时,孟氏背疽初愈,却因与他畅饮食鲜,疽发而亡。
一顿大酒,送走孟浩然,相聚竟成永诀。
4️⃣龙标迁谪
748年,王昌龄再次被贬为龙标尉。
李白听后,有感于友人的不幸遭遇,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诗坛的双面刀锋
王昌龄以74首七绝雄踞盛唐诗坛,他的七绝一直被后人拿来和李白的并举。
他的边塞诗雄浑、豪迈,如《出塞》
他的闺怨诗柔肠寸断、流丽深婉如《闺怨》
他的自白诗孤愤苍凉如《芙蓉楼送辛渐》
6️⃣悲剧的终章
756年冬到757年十月之间,任期满后,王昌龄路经亳州,亳州刺史闾丘晓嫉妒他的才能,将其杀害。
7️⃣写在蕞后
王昌龄的一生,恰似他笔下的“青海长云”:一半是盛唐气象的璀璨,一半是乱世孤臣的苍凉。
我们一生奔波,忙碌,有过仗剑天涯的梦想,也曾拔刀相助,后来年纪大了,又学会了与人为善,不轻易将自己置于闲地,再后来柴米油盐逐渐告别了曾经的单纯。
我想当我们暮年时,又开始怀念年少的冲动与果敢。
兜兜转转,人生又回到了起点。
我是恬小雨,陪你解读王昌龄颠沛流离的一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