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某演员的粉丝在厦门航空某航班中强行闯入公务舱内追星,在多名司乘人员的劝

云景史纪 2025-07-13 12:10:12

福建厦门,某演员的粉丝在厦门航空某航班中强行闯入公务舱内追星,在多名司乘人员的劝阻下,不知悔改导致飞机内部秩序混乱。在多名乘客的拍摄视频中显示,有粉丝在这种情况下仍旧不断涌入,经机组人员劝说仍不配合,使现场十分混乱。

据央视网7月10日报道,在司乘人员“坐好坐好,不要再往前挤了,飞机还没有停”等的劝阻以及同舱乘客“追星不要影响别人好不好”的怒斥下,粉丝依旧强闯头等舱。

在其他乘客的拍摄中,粉丝下意识的遮拦住其脸部,却仍然坚定步伐向前。

其在下飞机前想要强行拉开隔断帘,试图接触其拥护的明星。机组人员拉住隔断帘,并好言相劝,但他们却依然前行,在隔断帘处与乘务员们进行一番“推搡行为”。

该明星的粉丝在下飞机处的机场位置,进行围堵,在工作人员的拦截下,直接试图向前冲刺,且不听取现场工作人员的劝阻,让其他乘客寸步难行,造成了机场小面积的混乱。

那么从法律角度,在飞机仍在飞行阶段未经许可便进入公务舱的“追星”行为是否危及航空安全?

《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航空器内禁止从事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行为。

上述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

1. 在禁烟区吸烟,

2. 抢占座位、行李舱(架),

3. 打架、酗酒、寻衅滋事,

4. 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和设备,

5. 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

6. 强行冲击驾驶舱,

7. 放火、爆炸、杀人等其他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

8. 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航空安全员执行任务或者暴力袭击航空安全员。

由此可见,乘客在飞机滑行阶段未经许可进入公务舱的行为,与乘务人员发生行为上的纠纷,采用暴力行为抗拒,阻碍了航空人员执行任务已明显违反航空安全管理制度,危及航空安全。

那么粉丝围堵机场、扰乱公共秩序的事件又触犯了哪些法律?行为人需承担哪些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有上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刑法》∶1.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第290条):若围堵行为造成机场运营瘫痪、航班大面积延误等“严重损失”。

首要分子可能被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与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 寻衅滋事罪(第293条): 若粉丝在机场起哄闹事、追逐拦截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除以上法律外还触犯多项法律,粉丝在机场进行大面积的围堵,并对安保人员采用暴力行为试图接触某明星,需承担行政责任如罚款、拘留,还有因造成他人损失面临民事赔偿责任。

司乘人员并没有保证好航班的安保问题,从法律角度,他们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呢?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及规定,机组成员有责任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有权制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或物品进入驾驶舱或客舱,必要时可以采取管束措施。

而此次机组成员对扰乱航空器内秩序或妨碍机组成员履行职责,且不听劝阻的,并没有采取必要的管束措施,未尽到安保义务,使飞机内部秩序混乱,民航管理部门可依相关规定追责,如责令整改、罚款等。

在机场寻衅滋事造成秩序混乱,不仅会对自身造成影响对他人的影响或许也不小,如果只是为了追星而出此行为,或许并不是理智的行为。

0 阅读:42
云景史纪

云景史纪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