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收到中国“九三阅兵”后,表现的异常安静:如果出席现场,是否会得罪美国,如果不来北京,就会错过改善中国关系的重要窗口期。然而就在7月3日,李在明用九个字表态——将尽快改善韩中关系,并且还是在“韩美同盟”的基础上推进! 李在明的表态,其实是韩国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无奈之举。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友,长期以来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但另一方面,中国又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韩贸易额占韩国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尹锡悦政府时期,推行“价值观外交”,明显偏向美国,导致中韩关系陷入低谷。李在明上台后,意识到这种极端外交路线的弊端,于是提出“实用外交”,试图在韩美同盟和对华经贸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韩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半导体等产业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尹锡悦政府时期,中韩贸易摩擦加剧,逆差扩大至2516亿元。李在明上任后,急需改善中韩关系,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他多次表示,中国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对朝鲜半岛安全产生影响的国家”,“韩国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代价”。 不过,李在明的表态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一,美国的战略钳制。特朗普政府正施压韩国在半导体供应链问题上选边站。若李在明先行访华,美方可能推迟美韩联合军演或要求增加驻韩美军费用分摊比例。 其二,韩国国内政治撕裂。保守派阵营指责李在明“亲华卖国”,极右翼团体已在青瓦台外集会抗议。 其三,历史认知与民意对立。韩国社会对华好感度仅4.1分,部分民众认为出席中国阅兵是“被利用”。 尽管如此,李在明的表态还是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他强调“尽快”改善韩中关系,被不少人视为有意把握这次访华机会。对一个刚上任月余的总统而言,能在重大国际场合与中国领导人面对面沟通,远比电话外交更具实质意义。 而且,中方邀请李在明出席9月3日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被韩媒视为“修复中韩关系的黄金机会”。2015年朴槿惠出席抗战70周年阅兵后,中韩自贸协定加速落地,双边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李在明团队或试图复制这一路径。
李在明收到中国“九三阅兵”后,表现的异常安静:如果出席现场,是否会得罪美国,如果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7-12 18:12:43
0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