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建国刚满五载,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寻找一个隐居乡野的老红军,宛如大海捞针

瑶步踏花归 2025-07-12 13:15:02

那一年,建国刚满五载,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寻找一个隐居乡野的老红军,宛如大海捞针。 顾贵山是谁?他是红一军团1师1团的团长,1935年曾率队翻越夹金山,强渡大渡河,九次负伤,平型关战役中更是因日军毒气战导致双眼近乎失明。 战火洗礼后,他选择卸下戎装,回到河南林县老家,过起了普通农民的生活。1954年,长征胜利20周年纪念在即,毛主席亲自指示要找到这些为新中国流过血的老英雄。 可谁也没想到,这位曾经的红军团长,竟隐姓埋名,连村里人都不知道他的过去。 说起这次寻人,中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从北京到河南,再到林县,层层下发通知,县政府仅25人的编制几乎全员出动。 起初,档案里根本查不到顾贵山的名字——他复员后主动要求不占编制,甚至连军马都退了回去,只留下一副破旧的木质马鞍(现存于林县红色文化展览馆)。 县里只好通过有线广播全县喊话,14个乡镇轮番播放,可一个月过去,愣是没人应声。 直到一个老乡无意间提到:“村头那个治马病的顾老头,好像当过兵,眼还不好使。”这一线索,才让寻人小组锁定了目标。 当寻人小组终于找到顾贵山时,他正光着膀子在田里干活,黝黑的皮肤,佝偻的背影,哪有半点团长的样子?小组成员亮明身份,激动地说:“顾团长,中央找您,您是长征英雄啊!” 可顾贵山却摆摆手,淡淡地说:“啥英雄不英雄,眼睛坏了,带兵误事,早就不干了。”原来,早在1948年,他便主动让出职位,理由是“把位置留给识字的年轻人”。 更让人动容的是,1958年大饥荒时,他家将复员补助的500斤小米捐出300斤给公社食堂,自己一家老小却饿得啃树皮。这样的胸怀,谁能不敬佩? 寻人小组还发现,顾贵山虽退了军马,却始终留着一匹老马在身边。那匹马是他长征时翻越夹金山的“老伙计”,腿上还有当年中弹的疤痕。 村里人笑他“傻”,养一匹老马费粮又费力,可他却说:“它跟我出生入死,不能扔下它。”每逢马生病,他都亲手用艾草烟熏消毒,半夜里还爬起来给马喂草料。 1990年,秦基伟将军到访林县时,听说此事,感慨道:“老团长住土坯房还舍不得军马,这才是真共产党员!” 当顾贵山被请到县里时,他才知道中央找他的真正目的——不仅是为了长征纪念,更是为了让他重回岗位,为新中国建设再出一份力。可他却婉拒了:“我这把老骨头,干不了啥大事,还是在村里种地踏实。” 这一刻,寻人小组的同志们既感动又无奈:感动的是他的无私,遗憾的是英雄归隐田园,不愿再显身手。 然而,正是这份低调与坚守,让顾贵山的形象更加高大。他用行动告诉所有人:真正的英雄,不在乎名利,只在乎初心。 1954年的那场寻人,最终让顾贵山的名字重新被历史铭记。他虽未接受中央的安排,却用一生的默默奉献,诠释了红军精神。

0 阅读:0
瑶步踏花归

瑶步踏花归

只会拙笔垦史田,阡陌纵横,当心脚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