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第三生产队里死了一头猪,队长让饲养员煮了一大锅,下午收工时,各家各户

梦幻星河缘 2025-07-12 09:00:46

1972年,第三生产队里死了一头猪,队长让饲养员煮了一大锅,下午收工时,各家各户带着家什排号领肉和老汤。每双眼睛都盯着大铁锅,唯恐轮到自己时,肉和汤没有了。每个人都不指望多领点肉,一心想多要点汤。 七十年代那会,土地贫瘠,工分也不好挣。 一年到头,能好好吃顿肉的日子屈指可数。 油星子绝对算是奢侈品,荤腥是遥远的念想。 一头猪,哪怕是病死的,它的油水儿,对于常年清汤寡水的肠胃而言,不亚于一场盛宴。 当队长让饲养员杀了一头死猪时,消息迅速传遍整个生产队。 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揣着家里最大、最深的碗,从四面八方涌向大院。 一口巨大铁锅的正升腾起滚滚白气,传来一阵阵的肉香。 锅里的汤汁翻滚着,咕嘟咕嘟,油花飘荡在浑浊的汤面上。 生产队长老赵,裹着件露棉絮的旧军大衣,蹲在锅边,手里攥着一柄长柄铁勺,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渐渐聚拢的人群。 他身旁,饲养员老李往灶膛里添着柴禾,这口锅里煮着的,是队里那头病死的猪。 按规矩,病死的牲畜不该吃,但队里太穷了,年关将近,家家户户碗里不见荤腥。 老赵咬着牙拍板:“高温煮透!糟践不起!” 于是,这头不幸的猪,成了这个寒冬腊月里,全队人眼中不幸中的万幸。 当老赵站起身,用铁勺敲了敲锅沿,发出声时,整个大院瞬间安静下来。 他清了清嗓子:“都听好了!按户头排队!一家一勺肉,两勺汤!家里娃娃多的,多给半勺汤!” 没人争抢位置,但每个人都下意识地掂量着手中的家伙什,仿佛给的太少。 队伍最前头,是张奶奶。 她捧着一个粗瓷大碗,碗沿缺了个小口,这碗是她当年的嫁妆。 她身后,是半大小子二柱子,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豁了口的瓦盆,盆沿的缺口处被磨得光滑。 再往后,是刚从县里水泥厂放假回来的王大叔,手里拎着一个铝制饭盒。 轮到张奶奶时,她小心翼翼地将碗递到锅边。 老赵瞥了一眼那粗瓷碗,又看了看老人佝偻的身形。 他没说话,用铁勺捞起几块带着点肥膘的碎肉。 接着,铁勺舀起满满一勺浓汤,油花在勺面上荡漾。 王大叔也领到了属于他那一份。 他看了看饭盒里不多的肉块和浮着油花的汤,又扭头望了望队伍末尾的李婶。 她男人前阵子修水渠摔断了腿,躺在炕上,三个孩子面黄肌瘦。 王大叔没犹豫,端着饭盒走过去,将里面一半的汤倒进了李婶带来的粗瓷碗里。 李婶眼圈一红,想推辞。 王大叔拎着只剩一半汤的饭盒,转身就走,只留下一句:“都是一个队里的,说啥外道话。” 那个冬夜,生产队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炊烟,但空气里却弥漫着一种久违的、令人心安的香气。 李婶家,三个孩子围坐在炕桌旁,捧着小半碗汤。 他们舍不得一下子喝完。 最小的丫头仰起小脸说:“娘,汤是甜的!” 那甜味,是油脂的醇厚,是久违的荤腥,更是邻里相携的暖意,在清贫岁月里酿出的、最珍贵的滋味。 许多年后,当小柱子成了县城里一家小饭馆的老板,他家的骨头汤成了招牌。 总有熟客问他:“柱子,你这汤咋就这么香?有啥秘方?” 小柱子系着围裙,望着灶上翻滚的汤锅,他仿佛又看到1972年那个寒冷的冬日。 多放点实在东西,少耍心眼,火候到了,汤自然就香了。 那香,是物质的匮乏也未能磨灭的人性微光,是清贫岁月里用守望相助熬煮出的,最朴素也最悠长的回甘。 它沉淀在记忆深处,最终化为一锅好汤的底色,提醒着后来人,日子再难,心里揣着点实在和热乎,总能熬下去。 主要信源:(文献——《乡村记忆:生产队的那些年》《七十年代民间生活实录》)

七十年代最期昐生产队宰杀老牛,大概三几年一次,都是我爷爷主持的,除了按规定分的那份(年纪小不清楚按人口还是按户),我爷爷还拿回牛腣及牛角,都是可以挖很多肉出来的,我家可足以吃一个星期,那个幸福感即使现在也难以形容。

0 阅读:11597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71

用户12xxx71

38
2025-07-12 19:38

以前的人少吃肉,有些人偶尔吃了会拉肚子

笑笑笑

笑笑笑

17
2025-07-12 23:15

我记得当年我们生产队一头驴怏死了,队里抓紧向公社打报告,公社下午就来人鉴定,然后就宰了,生产队分了肉,骨头在我三叔家煮的,全村的小孩都在那等看!

来过

来过

12
2025-09-06 16:32

这是乱扯的,生产队不管死猪还是杀猪,不管是煮了分还是分生肉,都是按家庭人数和家数分别分割搭配,分好了然后人数相同的几户人拈号拿各人那一堆。

SChyear

SChyear

9
2025-07-12 22:46

这猪,个头奔犀牛去了!

逸仙

逸仙

9
2025-07-14 21:58

我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猪,一般一户只养一头……有一年有一户人家猪病了快死了,杀了煮了一大锅,全生产队人每人自己带碗筷去吃,吃过把碗筷洗干净才回家,因为家里有猪,以防万一……

把酒醉清风 回复 09-10 00:30
纠正一下,一般一户养2头猪,一头要低级上缴给食品组。180斤以上,小了还不行。另外一头可以自行处理。

逸仙 回复 把酒醉清风 09-10 05:28
各地要求不一样?

用户14xxx16

用户14xxx16

7
2025-09-11 18:02

80年之前农村日子都是比较艰苦的。特别是土地贫瘠可耕作的地也少的山区啊西部啊,能活下来已经万幸了

用户48xxx23

用户48xxx23

6
2025-07-13 01:02

好文

浮云

浮云

6
2025-07-12 21:10

当年我们那养猪场养出了超千斤的猪王,轰动一时!

原野

原野

6
2025-08-31 16:38

那个贫瘠的年代,日子令人难忘心酸!

用户51xxx29

用户51xxx29

6
2025-09-08 06:02

真的是太穷了!

春和景明

春和景明

4
2025-09-11 12:37

我下乡做知青的时候,青年点养的猪杀出了豆,但还是做成了红烧肉,一百多人分着吃了,没有听说谁得病了,高温能杀死虫子卵。现在再吃红烧肉真没有那个味了,那是吃菜和泔水养的猪,养了快一年,三百多斤了。

铁血骠骑

铁血骠骑

3
2025-07-12 19:32

这是猪还是象

滨州小哥 回复 09-09 14:30
鼻子插上葱就是象[开怀大笑]

万顷沙

万顷沙

3
2025-07-15 20:35

那个时候,都要肥肉,瘦肉没人要,真的

买火柴的怪蜀黍

买火柴的怪蜀黍

3
2025-09-04 22:34

然后,全村食物中毒……

用户10xxx82 回复 09-09 12:39
你永远无法理解穷人的苦! 当时,家里养的鸡(70年代已经允许家庭养鸡了)如果病了,比如患了鸡瘟,都不舍得扔掉,而是趁还活着赶紧杀了,一家人改善一下生活。 这是现在人所无法想象的。

云海寄余生

云海寄余生

2
2025-07-14 14:23

我老家隔壁队里有户人家过年杀猪,这天不烧饭的,全部大碗吃肉。这天这一家子真是过年了

用户10xxx55

用户10xxx55

2
2025-07-14 21:44

牛死了,也是煮熟分肉[哭笑不得]

毛根朋友

毛根朋友

2
2025-09-11 14:35

看出泪花

琪乐融融

琪乐融融

1
2025-07-12 22:54

听父母讲,当年集体分肉,有一家搞错了,多分了一点肉,当天晚上赶过去准备换过来。结果到他家一看,都煮来吃光了[大哭]家里挺困难的。也就作罢了[开怀大笑]

梦幻星河缘

梦幻星河缘

梦幻星河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