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递报销单时,他大概也没想到,去年花了一千三百万新台币,其中六成都是两岸交流项目的垫款。今年他第四次带团访陆,结果差旅账到现在还没结清。返台前收到 240 万新台币的接待费清单,台当局却以 “私人行程” 为由拒绝报销。 2024年,马英九办公室的财务室里堆满了各类发票:厦门参访团的大巴租赁单、两岸学生论坛的场地费收据、文化交流展的布展清单…… 这些总额近800万新台币的支出,都是他以私人名义为两岸交流项目垫付的费用。其中既有带领台湾青年赴大陆参访的交通住宿费,也有资助两岸非遗文化展演的场地布置费。工作人员回忆,当时马英九常说:“两岸交流不能等,钱的事我先担着。” 今年5月,马英九第四次率团访问大陆,从厦门航空总部到福建土楼,从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到客家文化园区,12天的行程里他带着30多位台湾学子走遍7个城市。 返台后,随行人员整理出厚厚一沓报销凭证,仅接待费就达240万新台币。可当马英九办公室将账单提交台当局时,得到的却是冰冷的回复:“该行程属私人交流,不予核销。” 更令人费解的是,按照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礼遇条例》,马英九每年可申领最高800万新台币的事务费,其中明确包含“两岸交流相关支出”。但台当局却以“费用未列入年度预算”为由搪塞。 有知情人透露,这与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有关——他们始终将马英九推动的两岸交流视为“政治问题”,甚至暗中授意相关部门“从严审核”。 事实上,马英九对两岸交流的投入远不止金钱。2008年他任内推动的两岸直航,至今仍让台湾旅游业者感念。从事金门“小三通”业务的刘启诚曾在采访中提到:“马当局时期我每月能赚9万台币,差旅全报销。 现在陆客没了,收入砍了大半。”而这次马英九垫付的费用中,就包含组织台湾旅游业者赴大陆考察的相关支出。 网络上,台湾网友的评论炸开了锅。有人翻出2006年马英九“特别费”案的旧闻,对比如今的境遇:“当年被民进党诬告贪污,现在自掏腰包做交流却被刁难,太讽刺!” 也有人晒出台当局给蔡英文办公室编列的868万礼遇金预算,质问:“为何卸任领导人的正当支出反而被卡?”更有大陆网友留言:“两岸交流是民心工程,台当局连这点钱都要计较,格局太小了。” 眼下,马英九办公室已决定将部分两岸交流项目的发票向社会公开,用事实回应“私人行程”的说法。 一位不愿具名的马办人员透露:“这些费用对应的都是公开的交流活动,有完整的参与名单和活动记录,我们不怕检验。” 而岛内法律界人士则指出,依据《卸任领导人礼遇条例》,马英九完全有权申领相关费用,台当局的做法已涉嫌违法。 看着桌上那沓厚厚的发票,马英九或许想起了2025年6月在厦门航空总部的场景。当时他指着机身上的“两岸直航”标志笑着说:“小弟也小有贡献。” 只是没人料到,这句玩笑话背后,是自掏腰包推动交流的沉重代价。当政治操弄遇上民间善意,这场报销风波照出的,不仅是两岸交流的现实困境,更是某些势力阻碍两岸融合的真实嘴脸。 你怎么看待台当局拒报马英九两岸交流费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马英九递报销单时,他大概也没想到,去年花了一千三百万新台币,其中六成都是两岸交流
桃花林里诗
2025-07-12 00:49:56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