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一顶铜樽正要被送往日本展览,装箱前,专家马承源出于热爱,伸手在内部摸

紫韵流香梦幽情 2025-07-11 18:25:36

1975年,一顶铜樽正要被送往日本展览,装箱前,专家马承源出于热爱,伸手在内部摸了一下,谁知,竟然有了意外发现,而这个发现竟然让无人问津的铜尊一下子变成国宝级文物......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5年,为了纪念中日建交,我国文物局决定在日本举办一场中国的文物展览。 文物局长王冶秋聘请专家马乘源先生到北京去筹备这件事情。 经过紧张的筹备之后,被选中的文物一共有一百多件,其中有一尊从陕西宝鸡出土的铜尊。 在到北京之前,马乘源就已经听说过这个铜尊。 毕竟,它可是宝鸡博物馆成立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在马乘源的认知中,一般像这么大的青铜器,应该刻有铭文才对。 但是,距离它出土已经过去了12年,却没有发现铭文的相关消息传出。 这让马乘源觉得有点不正常。 于是,他就将手伸进铜尊内部,然后一点点摩挲。 他的手在底部的一个地方反复停留。 经验告诉他,那些凸起应该就是铭文。 马乘源大喜,立即让人将这铜尊送去除锈。 随着锈迹被清除,铜尊上的铭文也越来越明显。 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拓片,终于将铜尊中的铭文完整印了下来。 这篇铭文一共有12行,共计122个字。 其中有一句的意思大概为: “周成王赏赐何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 因此,这尊铜尊被命名为“何尊”。 “余其宅兹中国。” 这也是“中国”二字的首次出现。 在那个年代,“中国”指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指的洛阳一带。 因为这个发现,原本那个平平无奇的“何尊”,瞬间拥有了无可比拟的价值,并直接成为了“镇国之宝”。 这个消息在国内外都引起了震动。 为了保护国宝的安全,何尊原定的展出计划也被取消。 1976年,美国方面邀请我国文物部门组织一批文物赴美展览。 他们直接点名必须要有何尊。 为了请出何尊,他们直接为何尊其投保3000万美元,这才终于让何尊在美国展出。 不过,2002年,国家文物局印制了禁止出国、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录,何尊就在其中。 别看何尊成为了国宝级的文物,但是一开始,专家们是从废品回收站中发现了它。 事情还要追溯到1963年。 这一年,陈堆和妻子张桂芳为了躲避饥荒,从固原回到了宝鸡。 因为家里的老屋住不下,于是两人就租下了村民陈乖善家的两间屋子。 8月的一天,刚刚下完大雨,屋后的土崖发生坍塌。 陈堆远远望去,发现上面有一处亮光。 好奇的带着妻子,用手和小锄头一点一点刨。 结果就被他们刨出来了何尊。 不过,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是觉得造型挺好看,于是就拿回了家中。 因为容量不大,因此何尊就被放到了角落里落灰。 好巧不巧,他卖出去后不久,宝鸡市博物馆的的干部佟太放经过玉泉废品回收站时,一眼就看到了那个铜尊。 他仔细看了一下,觉得这铜尊纹饰复杂且变化丰富,看着像是文物。 保险起见,他急忙回去,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馆长吴增坤。 吴增坤立即派了博物馆的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看。 王永光看完之后,确定这的确是一件文物。 于是,他们向博物馆申请了资金,并以30元的价格将铜尊买下。 这尊铜尊被放在了宝鸡市博物馆中。 它在展柜中放了很多年,但是却一直没有人发现它的玄机。 直到1975年,造型精美的“镇馆之宝”被选送到了国家文物局。 幸好,马乘源发现了铭文,终于让大家知道了这铜尊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主要信源:(凤凰资讯——镇国之宝“何尊”和他的主人)

0 阅读:1
紫韵流香梦幽情

紫韵流香梦幽情

紫韵流香梦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