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国驻扎在南薰礁的11名战士突然失联,直到后续介入调查后,发现11名战士6人死亡,5人失踪,但除了这些信息之外,其他的信息一概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主要信源:(《南薰礁事件——1990年南海的一桩悬案》)陈立军——《生活在“无水世界”里的水兵》 南薰礁,位于中国南沙群岛郑和群礁西南端,自然环境恶劣,风高浪急。 1990年11月,这片孤悬海外的礁盘上发生重大悲剧。 11名守礁官兵,6人遇害,5人失踪,成为一桩沉痛的历史悬案。 1990年11月7日,南海舰队指挥部发现与南薰礁的例行通讯中断,多次呼叫均无应答。 在持续失联的情况下,指挥部迅速命令附近舰艇火速前往查看。 舰艇航向南薰礁途中,反复呼叫礁堡,始终无回应。 异常寂静让官兵深感不安。 礁上原驻守12人,事发前一人烫伤后送,实有11人。 集体失联绝非正常,预示极可能发生重大变故。 南薰礁位置特殊且险恶。 礁盘面积约2平方公里,但附近海域水深骤变,紧邻深海沟,常年风浪狂暴,十级大风持续十余天、巨浪拍打礁堡二层是常态。 补给与人员往来常受海况阻隔。 更严峻的是地缘态势。 当时南沙56个主要岛礁,我方仅控7个,余多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侵占。 尤其越南,1988年刚在赤瓜礁与我方爆发海战,对我方岛礁虎视眈眈。 南薰礁正处对峙前沿。 舰艇抵近南薰礁,不祥预感加剧。 礁堡上五星红旗虽在飘扬,却一片死寂,不见人影——这极反常! 以往无论何时,守礁官兵都会热情迎接补给船。 登礁官兵冲向主体建筑高脚屋,眼前景象令人痛心。 六名官兵倒在血泊中,现场布满弹痕与打斗痕迹。 检查确认:四人中弹牺牲。 两人死于扼颈窒息。 更蹊跷的是,其余五名官兵消失无踪。 全礁及周边彻底搜索,不见人影。 礁上唯一交通艇失踪。 礁石上发现礁长破碎的眼镜。 五人一艇,人间蒸发。 南海舰队立即成立专案组。 但因现场线索有限、技术条件及南海复杂局势制约,调查困难重重。 专案组内部对事件性质存分歧,未能定论。 致使此11名官兵6死5失踪的惨案,至今未破,真相成谜。 关于事件起因与凶手的推测,1988年赤瓜礁海战,越方损失惨重,对我方怀恨,南薰礁系战后我方进驻点,存报复动机。 南薰礁彼时被越南非法占据的鸿庥岛、景宏岛、敦谦沙洲等近距包围,越方能依托这些据点组织小股突袭。 拔除南薰礁可助越南巩固非法占领链。 当时赤瓜礁越俘仍在湛江,越方发动袭击不怕影响释俘谈判? 菲占中业岛、马占弹丸礁等离南薰礁较远。 行动难度,需穿越越南控制区,隐蔽性差,风险高。 当时中菲、中马关系相对平稳,直接袭击动机弱、风险高。 两岸关系, 1990年前后两岸关系始现缓和迹象。 袭击将严重破坏缓和进程,台方无此必要。 1988年赤瓜礁海战,太平岛驻军曾给予我方人道协助(允许补给)。 环境诱因,极端恶劣环境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剧增。 现场细节,扼颈死亡方式或指向内部冲突。 主要疑点: 11人中爆发如此惨烈冲突致5人携艇消失,逻辑解释困难,缺乏证据支持。 南薰礁事件是我南沙守备史上悲壮一页。 官兵的牺牲与奉献不容忘记。 如今,南薰礁已发生巨变。 通过吹沙填海,礁盘上建起稳固陆地,现代化营房、码头、灯塔齐备,官兵生活条件与防御能力根本改善。 新一代官兵继承前辈意志,在这片蓝色国土上恪尽职守,坚定捍卫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 他们的坚守与牺牲,值得我们最高敬意。
搁浅在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估计不可能拖走了。这一艘由美国转手给菲
【1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