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历史 ——明惠宗朱允炆 朱允炆这皇帝当得,实在叫人叹气。他爷爷朱元璋,那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铁腕人物,留下一个江山,偏偏把担子压在了这个心肠软得像面团、满脑子儒家理想的孙子肩上。朱允炆身边围着一群像方孝孺这样的热血青年,书读得极好,谈起“仁政”、“复古”头头是道,可说到怎么对付他那些如狼似虎、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就只剩下书本上的天真了。 削藩对不对?站在皇帝的角度看,没错,那些藩王叔叔们确实是大隐患。可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团,操之过急,手段更是粗糙。齐王、湘王、代王、岷王,说废就废,湘王朱柏被逼得举家自焚,这动静闹得多大?活脱脱给最有实力的燕王朱棣递上了一把起兵的“血泪控诉书”,让朱棣“靖难”有了绝佳的由头。更糟的是,打仗时用人糊涂。放着经验丰富的老将耿炳文不用,偏信了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李景隆,结果几十万大军在朱棣面前一败再败,硬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等到朱棣的大军真快打到南京城下了,朱允炆又犯了优柔寡断的老毛病。是守?是逃?是谈?他拿不定主意。最后,一把皇宫大火,他本人下落不明,只留下一个“建文逊国”的千古之谜。他确实想做个宽厚仁爱的好皇帝,想扭转他爷爷时期的严酷之风,这份初心值得肯定。可皇帝这位置,光有仁心远远不够。面对残酷的权力斗争和生死存亡的战争,他的仁慈变成了懦弱,理想化变成了幼稚,最终酿成了身死(或失踪)国灭的惨剧。朱允炆这四年,是个理想主义者被残酷现实碾碎的悲剧。
古代女太监净身有多残酷?远比凌迟更绝望。洪武年间,朱元璋发现年轻宫女与侍卫私通
【8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