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修文县岩鹰山村新场坝组,连片的稻田绿意盎然。田埂上,村民们将新到的鲤鱼苗称重后,有条不紊地送到各块稻田里投放。3个月后,这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儿将与稻谷一起迎来丰收季。
“今年,我们总结经验,种植40亩稻田,计划投放鱼苗1500斤。”岩鹰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永杰说。
据了解,去年,岩鹰山村实施稻田养鱼示范项目,得到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6万元的资助,还在省农科院支持下,选育“品香优秱珍”“泰丰优79”两个品种稻谷进行种植,并在稻田里养殖鲤鱼,成效显著。
为提高种养效益,岩鹰山村加强田间管理,完善稻田田埂加固、鱼沟鱼凼开挖、灌溉管网、防鸟网等基础设施,对鱼苗投放进行全过程把控。通过“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生态互利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拓宽了增收渠道。
“在这片稻田里,鱼儿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出的粪便成为天然肥料供水稻吸收,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的生态链,预计亩产稻谷在1000斤到1200斤之间,亩产鲤鱼在250斤至350斤之间。”岩鹰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坤说。
如今,岩鹰山村“稻鱼共生”既实现了一田双收,也促进了村集体增收、村民就业。谭永杰介绍,村里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公司投入资金、农户来具体实施,今年,预计的用工量达300余人次。(图/文李宇、张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