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台游览 上午榆林下雨,下午阴天,于是准备去镇北台看看。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外3公里处,是来榆林后,几乎所有人给我的推荐。 坐公交车,晃晃悠悠一个小时,到镇北台站下车。按照景区路标指示,我们沿着树林中间的道路一路向北。 其实在停车场,我们就已经看到了镇北台。据资料,镇北台有4层,30多米高,尤其是位于小山包之上,显得格外雄伟。 买过门票30元每人,然后我们就进入围墙内。 右手是棵年龄古远的旱柳。树身粗壮,树叶茂密繁盛,但树不高,有“无头柳”之说。 中间是斜坡,全是绿植。两边是一溜近百米的台阶。两个全副铠甲的士兵雕塑,惟妙惟肖,仿佛让人置入了明朝万历年间。 明朝万历皇帝,绝对的的大名鼎鼎,这只是对我来说,因为《万历十五年》,让我印象深刻。而万历年间正是大明由盛到衰的开始。 这镇北台就是万历35年,即公元1607年建设的。当时,蒙汉民族贸易来往密切,但时不时也发生冲突,就这样,有了镇北台的出现。 镇北台外墙10米,有4层,逐层而上。下层院子宽大,修建有士兵宿舍,二层三层多有巡逻狭道,到第四层,所谓的居高临下。 站在镇北台最高处,四处视野开阔。向南望,远处是榆林市,高楼林立,墙上写着大大的“向明”。而向北望,现在能看到的是红石峡水库,还有茫茫戈壁,当然了,如今的绿化很好。 北面的城墙上写着大大的“镇北台”三个字。另外,向北看,与镇北台连着的是长城高墙。能看到烽火台,也有城墙遗址。 不过,镇北台东边城城墙上有个门洞,上面书写着“款贡城”,这与镇北台西南的“易马城”遥遥相望。这两处就是大明蒙汉贸易市场了。 看着镇北台四周飘飘荡荡的彩旗,旗上的“明”鲜艳夺目,我为当年大明官兵而自豪。同时,也有点为他们感到悲哀。 汉人的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本身就是有冲突的。如何能够管控好贸易,别动辄征服,或许就能和平相处吧。 此时,榆林已经是艳阳高照了。没有看到雨后彩虹,可是空气清新,树木如水洗样碧绿,晴天才是主旋律嘛。
镇北台游览 上午榆林下雨,下午阴天,于是准备去镇北台看看。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
绮闲言
2025-07-09 19:24:36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