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被打断脊梁?7月3日,愿交出人质换取停战,以色列传来消息 来源:墨韵星澜 哈马斯被打断脊梁?愿交出人质换取停战,以色列:不投降就是死 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名为“阿克萨洪水”的突袭行动,标志着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 双方长达22个月的军事对抗已造成数万人伤亡,加沙地带近5.7万平民丧生,以色列方面则宣布有1200人在袭击中死亡、250人被劫为人质。 长期以强硬姿态对抗以色列的哈马斯,近期罕见释放停战信号,提出愿以“交还所有人质”为条件换取全面停火。 这一转变引发外界关注,但其提议遭到以色列政府断然拒绝,总理内塔尼亚胡明确要求哈马斯“无条件投降”。 与此同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声称介入调停,并提出一项60天的停火计划,但以色列官方随即否认做出停火承诺,局势前景依然扑朔迷离。 哈马斯高级官员近期通过卡塔尔向以色列传达停火意愿,称愿意释放手中全部以色列人质,换取以方停止军事行动并允许加沙重建。 为推进谈判,哈马斯派出代表团前往埃及开罗,与埃及、卡塔尔代表举行闭门会谈,试图缩小与以色列的分歧。 据披露的谈判细节,哈马斯宣称拥有至少50名以色列人质,但以方情报评估认为其中半数以上可能已在战火中死亡。 尽管谈判未取得突破,这一举动仍被视为哈马斯试图缓解军事压力的标志性转折。 以色列政府对哈马斯的提议反应强硬。 内塔尼亚胡在公开讲话中强调,以军行动“不会因临时停火中断”,要求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并离开加沙地带。 以方高层认为,当前是彻底清除哈马斯的“战略窗口期”:随着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及伊朗等长期支持哈马斯的势力在冲突中被削弱,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优势达到顶峰。 部分分析指出,以色列可能将人质问题作为谈判筹码,但最终目标仍是摧毁哈马斯在加沙的军事与政治存在。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日高调宣称介入冲突斡旋。 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已说服以色列同意“暂时停火60天”,内容包括以军从加沙部分区域撤出、扩大人道主义援助准入、召开多边调停会议等。 特朗普同时警告哈马斯若拒绝提议将面临“灾难性后果”,试图以此强化其外交形象。 但以色列官员迅速否认与特朗普达成任何协议,称军事行动将继续推进。 多方观察认为,特朗普的调停缺乏官方授权,更多服务于其国内政治造势,实际作用有限。 当前冲突的僵局与历史矛盾紧密相关。 哈马斯自2007年控制加沙后,长期通过火箭弹袭击、跨境渗透等方式对抗以色列,被以色列、美国及欧盟列为恐怖组织。 以色列则通过封锁加沙、定点清除哈马斯领导人等手段实施反制。 此次冲突爆发后,以军对加沙实施大规模空袭与地面进攻,摧毁大量哈马斯据点,但也导致加沙人道危机持续恶化。 国际社会多次呼吁停火,但双方核心诉求难以调和:以色列坚持“彻底消灭哈马斯”,哈马斯则要求结束加沙封锁并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 短期内达成全面停火的概率仍然较低。 以色列军方宣称已控制加沙95%区域,哈马斯仅存少数武装人员在南部负隅顽抗。 以方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不完整的胜利”,暗示军事行动可能持续至年底。 若美国等外部力量不施加更大压力,内塔尼亚胡政府料将继续推进既定战略。 但军事胜利无法消解根源矛盾——加沙平民伤亡激增、基础设施彻底崩溃、幸存者生存环境极端恶化,可能为未来冲突埋下新隐患。 特朗普的介入虽未改变局势走向,却折射出国际调停的复杂性。 多方势力围绕巴以问题的博弈仍在持续:埃及、卡塔尔等地区国家试图充当中间人;伊朗及其支持的武装组织在黎以边境保持威慑;美国拜登政府面临国内选举压力,对以军行动既支持又担忧舆论反弹。 这场持续近两年的冲突不仅考验交战方的战略耐心,也成为观察中东地缘政治变局的关键窗口。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东爆发冲突2025年7月2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组织“
【9评论】【26点赞】
用户85xxx91
这特么的哪年的旧闻了?运前总统特朗普?还是拜登时候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