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即便美国并未占据上风,美国国人从未想过失败,依旧认为必赢?新加坡专家说

原上花绽放 2025-07-04 15:31:00

中美博弈,即便美国并未占据上风,美国国人从未想过失败,依旧认为必赢?新加坡专家说:这不是空穴来风,他们觉得有五大假设!这五个假设靠谱吗? 马凯硕在《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里提到,美国人觉得自己能在中美博弈里笑到最后,靠的是五个根深蒂固的假设。咱得承认,这些想法听起来挺有道理,但真拿到现实里一掰扯,就不一定靠得住了。下面咱们就一条条分析。 假设一:历史证明追赶者没戏 美国人老拿历史说事儿,说德国、日本、苏联都想挑战美国,最后都摔得鼻青脸肿,所以中国也跑不了这个命。可这说法真能套在中国身上吗? 德国和日本,二战后被美国收拾得服服帖帖,经济上靠美国输血,军事上更是被美军基地摁得死死的,哪有翻身的机会?苏联呢,冷战时看着威风,但经济畸形,重工业牛,轻工业拉胯,再加上体制僵化,1991年直接散架。 中国跟它们不一样啊。2023年的中国,经济体量快追上美国了,工业门类齐全,科技进步飞快。咱有自己的芯片研发,有高铁跑遍全国,还有北斗导航不靠GPS。德国、日本那种被占领的局面咱没有,苏联那种经济失衡咱也不沾边。中国的体制是计划和市场两手抓,灵活得很,哪那么容易垮?所以,历史上的例子不一定能套到中国身上,这假设有点站不住脚。 假设二:中国体制迟早完蛋 美国人总觉得,社会主义体制就是个定时炸弹,苏联解体了,东欧垮了,中国也逃不了。可这想法是不是太想当然了?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捏到一块儿,愣是搞出了经济奇迹。深圳从渔村变科技城,华为、小米这些企业全球开花,这不就是体制活力的证明吗?苏联那套是死板教条,中国却是因地制宜,灵活调整。2020年疫情,中国政府一夜之间全国动员,经济很快就缓过来了,美国却还内讧不断,这不正好说明体制有韧性? 当然,咱不是没问题,腐败、效率低这些毛病也有,但哪个国家没点毛病?美国自己不也党争撕裂、利益集团横行吗?说中国体制必垮,感觉更像是美国人给自己打气罢了。 假设三:资源多就稳赢 美国人觉得自己底子厚,土地肥、资源多,还有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和盟友网,中国比不了。可资源多就真能横扫一切吗? 回头看看,朝鲜战争美国集齐16国联军,武器先进,结果咋样?被中国志愿军打得签了停战协议。越南战争更惨,美国砸了那么多钱和装备,最后还不是撤了?资源多没用,得看怎么使。中国现在靠“一带一路”到处找资源,跟俄罗斯搞能源合作,石油天然气不缺。加上咱制造业全球第一,产业链硬核得很,5G、AI这些领域还把美国急得跳脚。现代竞争,拼的是脑子,不是光靠堆资源。这假设听着牛,实际不顶用。 假设四:法治和秩序碾压中国 美国人觉得自己是法治灯塔,社会秩序顶呱呱,中国没法比。可这事儿真有他们说的那么悬殊吗? 美国法治听着高级,可贫富差距大得吓人,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一出,全国抗议,警察暴力、种族问题全暴露。枪击案一年几万起,老百姓心里慌得很。反观中国,社会稳定得多了,大街上走夜路不怕,疫情时管控严但效果好,经济没崩。这不比美国乱哄哄强? 中国法治确实有进步空间,司法透明度、公民权利还得再努力。但美国也不是完美,法律被利益集团玩得团团转,谁也别笑谁。马凯硕说得对,秩序好坏看国情,不能一刀切。 假设五:全世界都站美国 美国人觉得自己朋友多,北约、G7这些铁杆盟友在手,中国孤立无援。可全球真是这画风吗? 中国搞“一带一路”,140多个国家签了单子,非洲修路、拉美建港,朋友圈不小。咱不干涉别人内政,合作讲互利,很多国家吃这一套。美国呢?动不动制裁、打仗,伊拉克、阿富汗一堆烂摊子,谁不烦?联合国投票,中国立场常被发展中国家点赞,美国的霸道劲儿反倒让人生厌。国际支持这事儿,越来越像拉锯战,美国没那么稳。 美国人靠这五大假设给自己壮胆,可细看下来,哪个都禁不住推敲。中国崛起不是梦,美国霸权也不是铁打的。未来咋走,谁也说不准。你觉得这五个假设里,哪个最扯?为啥?评论区聊聊呗,顺便说说你咋看中美博弈的下半场!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