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个国家开始站队,美国这才意识到,中国布局12年的大棋局已经成型。当全世界还在争论“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时,美国匆忙推出“印太经济框架”来应对。很多人认为中国只是在修路架桥、白花钱,其实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就在美国那边还在使劲吆喝“印太经济框架”(IPEF)怎么怎么厉害的时候,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那边,中国和中亚五国闷声不响地干成了件大事。 签了一份覆盖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里面合作项目多得跟石榴籽似的,把IPEF那薄薄的几页纸协议给比下去了。 美国这个IPEF搞了三年多,动静挺大,结果呢?就弄出点清洁经济、公平经济的有限共识,最关键的贸易规则这块,到现在还悬着呢。 印度、越南这些国家都没签。 更让人看笑话的是,当初嚷嚷着要投230亿美元,结果细一看,不过是列了个69个项目的“机会清单”,真正落到实处的钱,掰着手指头算也就60亿出头。 这感觉,就像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招商会,PPT做得天花乱坠,最后成交的没几个。 反观另一边,中国在南京弄的那个“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不到一年时间,愣是从地方级的小平台升级成了国家级的战略节点。 今年特朗普又搞“对等关税”那一套,对越南商品最高能征46%的税,直接把东南亚对美国的出口打懵了。 这些事说白了,美国定的规则,就是用市场准入当锁链,拴住别人不让你往上爬。 中国这边呢?路子不一样。 帮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加入WTO,跟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更新投资协定,推动和吉尔吉斯斯坦谈服务贸易。 美国在IPEF里塞满了“反腐败”、“数字规则”这些听着高大上、实则夹带私货的条款,中国拿出来的,是实实在在能帮邻居发展的工具。 说到底,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看的是谁真能带来好日子。 老挝以前是个“陆锁国”,憋屈得很,中老铁路一通,立马成了“陆联国”,首都万象的房价几年功夫翻了好几番。 肯尼亚的蒙内铁路一修好,物流成本哗哗降了40%,铁路沿线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20多座新城镇。 希腊那个比雷埃夫斯港,以前都快不行了,中国企业接手后,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从全球90多名蹿到30多名,盘活了整条中欧陆海快线。 这些都不是吹的,世行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老百姓日子变好了是实打实的。 人心向背,清清楚楚。 这“一带一路”搞了十二年,早就不是当年大家以为的“光修路架桥、白花钱”那么简单了。它像一张大网,把亚欧大陆甚至更远的地方都连起来了。 中欧班列跑了11万多趟,运的货值4500多亿美元,像大陆的毛细血管一样活络。 霍尔果斯口岸那些前置仓库,让货物进出快得飞起。 全球150多个国家选择参与“一带一路”,真不是在搞什么简单的“站队”,是选一条能一起把日子过好的路。
越南向美妥协、给所有“跪美”国家沉重一击!按规定,美国将派出几百名督导人员、亲赴
【22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