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说:“我死后,财产全捐了,一分不留。”他的做法,是有钱人应该学习的,202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7-03 21:10:17

陈光标说:“我死后,财产全捐了,一分不留。”他的做法,是有钱人应该学习的,2025年6月这次面对洪水,陈光标又捐了2000万的物资,这不知道是陈光标第几次捐款了,到现在为止,陈光标已经累计捐款捐物总价值40多亿了,这个数字绝对是天文数字。 主要信源:(中国在线——陈光标:希望成为中国首善兼首富;央视网——《裸捐”——别成为陈光标一个人的奔跑》) 陈光标的故事得从江苏泗洪县一个普通农村说起。 1968年夏天他出生时,村里家家户户都靠种地过活。 那时候粮食紧张,交完公粮后全家经常吃不饱饭。 陈家五个孩子里,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没能熬过去,小小年纪就饿死了。 这种经历刻进了陈光标的骨头里。 他后来回忆说,小时候最怕的事就是饿肚子,看到别人家烟囱冒烟都忍不住流口水。 10岁那年暑天,别人家孩子都在树荫下玩耍,陈光标却找到赚钱门道。 他提着两个铁皮桶去学校深井打水,晃晃悠悠挑到一公里外镇上卖。 井水冰凉解渴,大热天赶集的人挤在桶边,一毛钱管饱喝。 这个夏天他攒够书本费,第二年干脆在麦收季节搞粮食买卖,十里八乡都知道有个"娃娃粮贩"。 等到1985年,才17岁的他居然成了"万元户",这在万元户还稀罕的年代相当了不起。 挣钱归挣钱,这小子功课也没落下。 同年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1991年跑去省城创业。 起初日子不好过,最困难时连房租都交不起,多亏娶了位叫张婷的姑娘支持他。 1996年他成立医疗器械公司,生意刚起步就做了件轰动事。 陈光标听说安徽有个白血病患者没钱治病,他二话不说送去3万块救命钱。 要知道那时他公司全年收入还不到20万。 这事传开去,街坊都说老陈家孩子心眼好。 钱越挣越多,他做慈善也越做越扎实。 2002年刚赚了些钱,马上掏出1000万做消防宣传;2003年"非典"闹得凶,他捐出800台检测仪外加200万现金;2004年东南亚海啸,又响应国家号召捐300万。 到他名声最响的2008年,汶川地动山摇那一刻,陈光标正带着员工在合肥开会。 接到灾情消息,当天下午就调集60台挖掘机,组建120人救援队往灾区赶。 自己撸起袖子在废墟里扒人,硬是用双手拖出来140多个受困群众,有个小姑娘从废墟里被救出来时还死死抓着他衣角不放。 光是这趟救援他就花了上亿资金。 这么些年算下来,到2012年他公开宣布裸捐时,累计捐款早突破20亿。 陈光标做过统计,这些年帮过20多万人。 他给甘肃舟曲泥石流灾民发红包,向卢旺达贫困儿童捐太阳能灯,还支援日本地震灾区。 南京街头他给环卫工送过自行车,带着员工去饭店吃剩饭倡导光盘行动。 2013年干脆宣布,愿意掏15亿给厦门金门修跨海大桥。 人红是非多,争议也找上门来。 早有人质疑他起家的医疗器械生意有猫腻,2000年有消费者举报产品造假。 更让大伙儿议论的是陈光标高调作风。 他在美国发的名片印着"中国首善"、"最具影响力人物",2014年在纽约请流浪汉吃饭,说好每人发300美元却食言。 有记者当面问:做善事这么高调图什么? 陈光标那次开发布会,说话明显不如平时利索,挠着头承认可能方式欠妥。 关于这个江苏汉子,两件事倒很清晰:确实有商业头脑,10岁能看准卖水商机;也真舍得花钱行善,最穷时候都愿拿出六分之一年收入救人。 虽然有些人嫌他作风张扬,但玉树地震时他组织40车物资昼夜兼程往高原送,这事《人民日报》专版登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出过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个人累计捐款超20亿元的在册企业家全国不到十人,陈光标的名字就印在上面那张表格里。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44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