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替美国发声,绝不当下一个车臣,这才是普里戈津叛乱的原因, 2023年6月

菲菲谈国际 2025-07-03 13:51:44

瓦格纳替美国发声,绝不当下一个车臣,这才是普里戈津叛乱的原因,

2023年6月23日,普里戈津带着瓦格纳杀向莫斯科,震惊了全球。有人说他一时冲动,也有人说他替美国唱戏。但如果你认真听听他那几段录音,再回头看看瓦格纳这些年的演变,就会发现,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兵变,而是一场权力、利益和生存空间之间的全面摊牌。

一场不愿被阉割的反击

普里戈津不是疯子,他是个老江湖。他从来就不是正儿八经的军人,而是个混过监狱、炒过热狗、给克里姆林宫送过盒饭的商人。他靠军火、关系和胆子,一点点把瓦格纳养成了一支在非洲、乌克兰、叙利亚都有生意的“半官方”军队。关键是——不归俄国防部管,只听他普里戈津的。

而这,正是问题的根。

2023年6月,俄国防部突然宣布:所有志愿部队必须签字“入编”,归军方指挥。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瓦格纳从今天开始不再属于你普里戈津了。权力、人、枪、钱,全得上交。

普里戈津当然不干。这不是整编,这是灭门。他公开撕破脸,骂国防部长绍伊古是“叛徒”“战五渣”,还指控军方故意不给瓦格纳弹药,想把他们耗死在巴赫穆特战场上。能公开骂到这份上,说明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怕的不是普京,是“卡德罗夫模式”

普里戈津最怕的,不是上军事法庭,而是被“收编”。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瓦格纳不是车臣。” 什么意思?车臣当年跟俄打了两场血仗,后来卡德罗夫选择了跪,在普京的庇护下活成了一个表面风光、实际被钳制的“看门人”。今天的卡德罗夫再也不是那个能挑俄军后背骨的车臣指挥官了,只是个领着预算、逢迎上意的“总管”。

普里戈津不想这么活。他的瓦格纳不是靠国家养的,是靠“自己打仗、自己挣钱”的。他要的,是自主权,是在叙利亚接合同、在非洲挖金矿、在乌克兰打硬仗,然后自己决定打到哪一步、收多少钱、谁来谈判。

如果被编进俄军,他什么都不是了。

“美式台词”不是投诚,是武器

普里戈津在叛乱时说了一句让人瞠目结舌的话:“乌克兰没有威胁,是军方骗了总统。”这话听着像美欧智库写的,不像一个俄国爱国者会说出来。

于是很多人说他“替美国发声”“唱美国的调子”。但别忘了,他说这话的时候,手里还有几千号人,正开着坦克往莫斯科走。他不是在给美国投诚,他是在给自己博空间——争取国际同情,争取国内共鸣,也许还想看普京能不能下决心砍掉绍伊古这颗棋子。

说白了,这是他在拿“外部声音”对冲“内部打压”。用美国的逻辑去骂俄国军头,未必是立场问题,更像是策略。

他不是要变节,而是想告诉克里姆林宫:“如果你们不让我活,那我就让你们难堪。”

莫斯科没被打,但红线被踩了

普里戈津的车队只差200公里就进了莫斯科。这不是演习,这是赤裸裸的军事威胁。

最后瓦格纳撤了,普里戈津被“流放”白俄罗斯,刑事指控也被撤销。但那不是因为他妥协了,而是因为普京还没准备好付出内战代价。

这场叛乱虽然“和平落幕”,但政治后果远未结束。俄罗斯军队的威信和统一被严重撕裂,普京“强人”形象第一次出现裂痕。而且,一支拥有重装备、忠于个人、不归国家管制的私军,能杀到首都门口不被拦住,这说明俄内部早已不是铁板一块。

结局是暂时的,火种还在

别被“瓦格纳撤了”迷惑。普里戈津只是换了个方式活着,瓦格纳也不会真的解散。非洲的业务、乌克兰的残余力量,依旧是克宫无法完全掌控的变量。

而且他打出来的这一枪,让很多人看清了俄罗斯的现实:高层内斗,军队体系混乱,普京能依靠的人越来越少。更要命的是,这种混乱,一旦放在乌克兰战场上,只会带来更大的战略崩塌。

普里戈津最终没能掀翻克宫,但他提醒了所有人:在俄这个体制里,“忠诚”是租的,“刀”才是自己的。

而瓦格纳,暂时收了刀,但未必彻底下场。

0 阅读:174

评论列表

那些浮浮沉沉的往事

那些浮浮沉沉的往事

2
2025-07-04 11:19

所以,,,他不在了[捂脸哭]

猜你喜欢

菲菲谈国际

菲菲谈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