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间,新疆巴里坤被叛了军围困,总兵何琯率领四千人守军,苦守十三年。他们吃树皮、啃皮甲,宁死不降。光绪二年,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就在戈壁滩遇见了衣衫褴褛的何琯等人。左帅含着泪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何琯答:“我们是天天盼着大帅来”。 同治四年深秋,浩罕汗国阿古柏的叛军席卷天山南北,甘肃肃州回民起义又切断了河西走廊的粮道。新疆各城相继沦陷,只有巴里坤这座边塞小城还在顽强抵抗。 总兵何琯接到撤退命令时,城内只剩绿营兵2400人、民勇1600人,存粮不足三个月。他当众焚毁了这道圣旨,对全军宣告:“巴里坤乃西域门户,弃城即弃国,与城共存亡”。 这一守就是整整十三年,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记载,围城期间守军粮尽后“煮皮铠、掘草根为食”,最困难时连战马都被宰杀充饥。 何琯的战术颇具创意,他命令士兵用胡杨木制作“空心木炮”,涂黑后摆在城墙上,夜间轮流点燃火把制造“万炮齐发”的假象。《巴里坤守城册》显示,守军共制作此类伪炮137门,消耗胡杨木料两千余方。 更让人意外的是,何琯的军仓里一直存放着三万石粮食。这些粮食是同治八年从叛军手中夺回的,但他严令“兵食鼠雀,民食半饱,军粮颗粒不动”,要为将来的大军收复留作军需。 阿古柏曾三次派使者劝降,每次都带着金银和牛羊肉。何琯把肉分给百姓,将金银扔进粪坑,还当着使者的面射杀了一只信鸽作为回应。 光绪二年四月,左宗棠的西征军终于抵达巴里坤城下,守军误以为又是敌军来攻,何琯下令将最后三发炮弹装进唯一能用的劈山炮。直到看清大旗上的“左”字,这位五十六岁的老将才当场昏厥过去。 左宗棠在给慈禧太后的奏报中写道:“臣见其官兵形销骨立,衣衫百结,而军械旗帜鲜明如新,不禁涕泗交流。”重逢时,守军中能站立行走的不足一千人,其余都因长期营养不良卧床不起。 更令人震撼的是守军的战斗意志,收复乌鲁木齐时,五十名巴里坤老兵组成敢死队,他们“皆以布条束骨,负药突阵”。其中一位叫马大勇的士兵在家书中写道:“儿今食朝廷禄十三载,当以死报”。 何琯本人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左宗棠在奏折中用“骸骨支离而志节弥坚”八个字形容他和守军的状态。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精神压力让何琯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光绪五年病逝后,清廷追赠他振威将军。 这场被《清史稿》称为“西域守戍第一奇功”的保卫战,其意义远超军事层面。巴里坤的坚守牵制了阿古柏的主力部队,为左宗棠后来的西征创造了战略主动权。 从地理位置看,巴里坤是连接天山南北的重要通道,也是进入乌鲁木齐的必经之路。如果这里失守,阿古柏就能完全控制新疆北路,左宗棠的收复计划将面临更大困难。 何琯守军的另一个贡献是保存了大量军需物资,除了那三万石粮食,守军还保护了城内的铁矿和煤矿,这些资源后来成为左宗棠军队的重要补给。《新疆图志》记载,仅巴里坤的铁矿就为西征军提供了两万斤生铁。 今天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仍保存着这段历史的痕迹,在古城遗址的西城墙内侧,考古队发现了光绪三年的“忠烈祠碑”,何琯的名字刻在阵亡者名单的最上方。 更有趣的是,当地哈萨克牧民至今保持着在何琯墓碑旁摆放馕饼的习俗。他们说这是为了纪念这位“不怕死的汉人将军”,因为他保护了包括哈萨克族在内的各族百姓。 2015年的文物普查中,考古人员在城墙遗址下发现了同治年间的铜炮药室,里面还有未使用完的火药。这印证了守军“留最后一发炮弹给自己”的誓言,宁死也不愿做俘虏。 巴里坤保卫战还创造了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四千人的守军面对数万敌军的围攻,坚持了十三年之久,这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极为罕见。即使是著名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也只持续了872天。 何琯和他的士兵用血肉之躯在戈壁滩上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长城,这道长城没有用砖石建造,却比任何工事都更加坚固,因为它建在人心里,建在对国土不可分割的信念上。 左宗棠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巴里坤之守,非守一城也,实守中华之西大门也。”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这场保卫战的历史意义。 官方信源: 《巴里坤县志·忠烈录》
马占鳌本是甘肃河州地区回民反清军的领袖,他曾以“黑虎掏心”战术在太子寺大败左宗棠
【4评论】【1点赞】
笨笨
卫国英雄
桃花源
向卫国英雄致敬
用户14xxx16
致敬民族英雄
用户11xxx40
忠勇绝纶
游方郎中 回复 07-04 11:19
气节无上
无天
查了下历史,清政府多次委派总兵去这里驻守,但无人敢赴任,最后才任命的何琯。
hunter-gun
继我传统、传我思想、卫我国家者皆是我中华民族。
无悔青春
中国人中不乏有骨气的人,致敬守国英雄[作揖][作揖][作揖]
用户10xxx28
何英雄千古永在!!!
unique
致敬民族英雄
静肃
致敬先烈!
用户12xxx85
我想起郭子仪有个儿子孤守西域53年,最后全部殉国
用户10xxx63 回复 07-04 12:28
是他侄子郭昕
用户12xxx85 回复 用户10xxx63 07-04 17:03
是的,你说的对
夏天的葡萄树
三万石粮食不吃能放十三年吗?兵都快饿死了能留粮?
向前冲 回复 07-04 18:08
粮食放久了就变质了,新疆物产很丰富,不吃粮能养4000人13年?巴里坤在哈密,条件还凑合,可以屯田,勉强自足。人是真的,细节是编的,低级红高级黑
向前冲 回复 07-04 18:08
粮食放久了就变质了,新疆物产很丰富,不吃粮能养4000人13年?巴里坤在哈密,条件还凑合,可以屯田,勉强自足。人是真的,细节是编的
游方郎中
何琯气节风骨惊天地泣鬼神,必定成为神人!
风行天下
满清虽然腐朽,也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
游方郎中
😭😭😭😭😭😭(🌺“臣见其官兵形销骨立,衣衫百结,而军械旗帜鲜明如新,不禁涕泗交流。”重逢时,守军中能站立行走的不足一千人,其余都因长期营养不良卧床不起。)
用户10xxx16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先人披荆斩棘方有这寸土之地,今人当守好这片来之不易的国土,以慰先人在天之灵!!!
仕人
那个叫回乱,根本不是农民起义
向前冲 回复 07-04 18:09
这是阿古柏入侵
知了
其志之坚,其魂之忠,其事迹之感人,足以与历史上任何英雄人物和事迹相媲美。何琯和他的士兵们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必将青史长存!
圣明国王
矢志不渝的国家卫士,泪目!
光刻机研究中心
汉奸而已,满清伪朝不代表中国
桃花源 回复 07-03 09:11
无论什么朝代,为国守卫疆土的人都是英雄,都值得敬重。没有历朝历代守卫疆土的先辈们的付出,哪有今天的中国?
刘建波 回复 07-03 17:56
胡扯,这些人可是为国而战,是民族英雄!
用户10xxx17
确实英雄无比
hsla100
左公千古
大猫
想起了汉朝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中华英雄不绝!
wintercool
清朝也不算是怂包奴才
用户10xxx34
晚清最后几年回光返照
大鱼吃小鱼
千秋英烈!
冰川
忠贞死士
用户10xxx21
凡中华疆土者皆为华夏。开疆扩土,吾辈楷模,守疆才是开土的基础,扬华夏之民族气节,为生民扩疆拓野,一但有机会,恒河北岸,乌拉尔山脉以东整个外兴安岭,库页岛都应回归祖国!
铁鱼
忠烈祠应原地恢复保留,多好的爱国教育基地!!
茶人
在巴里坤给各位英雄塑像
行水看云
卫边英雄!
期待
可写剧本
子木
铮铮铁骨👍👍👍
无名
没看过关于何琯的影视,不过看过清庭骑兵冲锋死战不退八国联军,热泪盈眶。
用户17xxx32
向守彊英雄致敬!!!
一平
巴里坤还是丢了,文人误国,该死
张衡 回复 07-04 10:18
巴里坤县,哈密境内,真是文人误国,只会动嘴。
马虎 回复 07-04 14:00
啥时候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