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2营正要打日军伏击,一大嫂忽跪求营长:求求你们,放过这些日军。听到这句话,战士们都很惊讶。营长看着这位大嫂,心里也难受极了。 夕阳把南通县北部的芦苇荡染成血色,康林蹲在临时指挥部的草棚里,指尖摩挲着那张从南瓜里取出的蜡封纸条。 那年8月,日军“清乡”的刺刀划破每一个村庄,新四军1师主力早已转移,只留下他这支不足三百人的2营在敌后周旋。 战士们趴在泥泞的壕沟里,枪口对准公路,情报显示,日军一个小队即将经过这里,去抢掠老乡们最后的口粮。 伏击圈刚布好,芦苇丛里突然钻出个衣衫褴褛的大嫂,她踉跄着跪在康林面前,枯瘦的手抓住他的绑腿:“求求你们,放过这些日军!” 战士们愣住了,有人低声骂她“汉奸”,可康林看清了她脸上的淤青,那是刺刀托砸出的伤痕。 大嫂颤抖着解释:村里三十多个孩子被日军关在炮楼里,鬼子扬言,只要路上遇袭就活埋人质。 听闻此事,他拳头攥得发白,猛然想起三个月前石港攻坚战,伪军邱冠生部屠村时,婴儿的哭声被机枪声吞没,想起去年谢家渡伏击战,粟裕亲自指挥他们全歼日军百余人,战后发现鬼子口袋里塞满抢来的稻种。 此刻枪一响,乡亲们用血汗浇灌的粮食或许能保住,但那些孩子…… 远处传来皮鞋踩碎枯枝的声响,日军小队的身影已隐约可见,他猛地扯开衣领,疤痕从锁骨蜿蜒到肩胛,那是长征时在油山打游击留下的。 他低声下令:“一排绕后盯住炮楼,二排剪电话线,其余人跟我上。”战士们瞬间懂了:营长要的不是伏击,是斩首。 夜色成了最好的掩护,他带人摸进日军据点时,伪军哨兵正打着哈欠擦火柴。 手起刀落间,他们救出了地窖里的孩子,大嫂紧紧搂着孩子,嘴中满是对他们的感谢。 枪声最终在炮楼顶上炸响,康林亲手砍倒了日军小队长,缴获的记事本上写着“明日调兵围剿2营”,他冷笑一声,把本子塞进兜里,这将是下一场伏击的战利品。 多年后,康林的夫人吴敏回忆,丈夫临终前总念叨南通的那片芦苇荡,他葬在了战友殷逸团长牺牲的土地上,墓碑朝着当年炮楼的方向。 信息来源:康林.人民网
1943年,新四军2营正要打日军伏击,一大嫂忽跪求营长:求求你们,放过这些日军。
粉樱萌娃
2025-07-03 01:01:11
0
阅读: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