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被捕的八路军干部陈克忽被带出,陈以为要枪毙自己,不料伪军却开始脱陈的衣服,往另外一个人身上套。随即伪军又说了句让他惊讶的话:“您往西走,别忘了我叫康大宝。”
那年初冬,陈克接到任务时,窗外的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踝,上级要求他化名朱昌达,潜入山东郓城敌占区策反伪军高层、搜集日军城防情报。
值得一提的是,化名是他自己起的,取自家乡方言里“驱赶黑暗”的谐音,他把这看作一种隐秘的信念。
出发前夜,他把宣传单和联络密函缝进棉袄夹层,出发当天,他踩着齐膝的深雪向杨庄集公路摸去。
敌人为保护运输线挖的封锁沟,沟底插着削尖的竹签,但他正要从一处缓坡滑下去时,突然听见伪军的呵斥声,只见三个黑影从雪幕里钻出来,枪口顶住了他的后背。
伪军小队长王乃吾盯着这个自称“探亲”的男人,接过他递来的伪钞却突然冷笑:“朱先生兜里还揣着抗日传单吧?”原来陈克包裹的暗格在颠簸中裂开了缝。
被押往郓城县伪政府时,他索性抓起传单撒向街道,高声朗诵抗日标语,伪县长刘本功暴跳如雷,日本顾问当场抽刀要劈了他,却被刘本功拦住,只因他突然发现,眼前遍体鳞伤却目光如炬的八路,竟和自己当年读书时的同学有七分相似。
刑讯室里,酷刑不断上演,刘本功却挥手制止了行刑,独自把他拖进地牢。
黑暗中传来压低的声音:“我知道你不是朱昌达,三年前在泰安,有个叫陈克的八路救过我被日军强征的妹妹。”
陈克沉默以对,直到眼前之人掏出怀表,表盖内侧赫然刻着“抗日救国”四个字,原来这个伪县长早就在暗中资助游击队,只是苦于家人被日军控制无法脱身。
行刑那天凌晨,刘本功的亲信康大宝突然闯进牢房,他们扒下陈克的血衣套在一具尸体上,又给昏迷的陈克换上伪军制服。
康大宝往他手里塞了张纸条:“西行三里,枣树下有驴车。”这张沾着汗渍的纸条背面,还画着郓城日军火力点的分布图。
后来才知道,那具穿着陈克衣服的尸体被当成“顽固分子”示众,而真正的陈克带着情报穿越封锁线时,听见身后传来两声对空鸣枪,那是康大宝在为他送行。
三个月后,八路军根据陈克带回的布防图奇袭郓城,刘本功率部阵前倒戈。
战斗结束那晚,陈克在指挥部发现一封未寄出的信,落款是“康大宝”:“哥,俺娘说对得起良心才能睡得踏实。”而这个曾经的伪军士兵,最终死在掩护群众转移的路上。
当他在胜利大会上再次见到刘本功时,对方正在给新兵讲“如何正确使用缴获的日军机枪”。
那些曾在黑暗中交错的人生,最终都汇入了同一条光明的河流,就像陈克在牢房墙上刻下的那句话,有些火焰,大雪扑不灭,黑夜吞不掉。
信息来源:莱芜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