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男子在村里养殖黄鳝,他看鸟儿总是来捕食黄鳝,就在鱼塘和网箱上架起了高密度的渔网,用来防鸟,谁知,这一防竟导致10多只鸟儿死亡,其中9只都是“三有”保护动物,男子这才知道自己违法了,结局悲催了!
吴某在村口承包了片鱼塘养黄鳝,本是想踏踏实实挣点辛苦钱,谁知天上的鸟儿却把他这塘“宝贝”当成了免费自助餐。眼看一年的血汗就要被叼个精光,吴某急了,绞尽脑汁想了个他自以为万无一失的法子。
可这法子非但没保住他的钱袋子,反而招来一场“飞来横祸”,不仅黄鳝损失惨重,自己还稀里糊涂地被罚了2900元。
吴某是个本分的庄稼汉,一门心思扑在黄鳝上。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心里也跟着亮堂起来。可是,这份喜悦并没持续多久。鱼塘上空盘旋的鸟群越来越多,一个俯冲下来,就是一条黄鳝没了。
吴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哪是吃鱼,这分明是在啄他的心头肉。再这么下去,别说赚钱,连本钱都得赔进去。
到了2024年底,吴某忍无可忍,决定出手反击。他想的办法很简单:在鱼塘上方和网箱上,拉起一张网眼极密的渔网。他琢磨着,这网眼小得鸟都钻不进来,黄鳝不就安全了吗?
刚开始,这法子似乎真管用,看着阳光下那张严严实实的网,吴某的心也安稳了不少。他以为,鸟儿们碰几次壁,自然就知难而退了。
到了2025年3月,那天,一群执法人员突然找上门来。他们在渔网周围,竟发现了10只鸟的尸体。吴某当场就傻了眼,他只是想防鸟,怎么还闹出了鸟命?
更让他背后发凉的是,经过鉴定,这10只死鸟里有9只是受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包括翠鸟、八哥和乌鸫。剩下那只因为腐烂严重,已经无法辨认。
吴某一下瘫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养殖户,就这么和国家保护动物扯上了关系,还犯了法。
原来,当地全年都是鸟类禁猎期,并且明令禁止使用网具等工具进行猎捕。更要命的是,吴某在发现有鸟被网缠死后,并没有及时拆除,而是听之任之,客观上造成了更多保护动物的死亡。
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接手此案后指出,吴某架设的这张网,虽然主观上是为了防鸟,但在法律眼里,它就是一张被《野生动物保护法》明令禁止的“捕鸟网”。
法律不光看你怎么想,更要看你做了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吴某在禁猎期、禁猎区使用禁用工具,并导致了保护动物死亡,无论初衷如何,都已触犯了法律红线。
最终,吴某因为这桩糊涂事,被罚款2900元。他欲哭无泪,满心委屈:“那些鸟天天来吃我的黄鳝,我防一下,怎么就犯法了?”真是赔了黄鳝又折兵。
这事一传开,网上立刻炸开了锅。不少人替吴某叫屈,觉得他太倒霉了。他们说,养殖户的生计同样需要保护,鱼被鸟吃光了,损失谁来赔?为了保护财产拉个网,天经地义。
但另一边,也有声音提醒,同情归同情,法律的底线不能碰。这件事恰恰说明,不懂法有多吃亏,但凡和自然打交道,都得先学学法。
吴某的遭遇,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个人生计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法律的严肃性不容挑战,可一个普通农民为了保住饭碗而采取的笨拙办法,也确实透着一股辛酸和无奈。
罚款了事,看似简单,却回避了真正的问题。吴某的黄鳝被鸟吃了,他拉网防鸟,结果鸟死了,他被罚了。在这个链条里,似乎每个人都有道理,但结果却是两败俱伤。这件事之后,吴某大概再也不敢用这种“土办法”了。
信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报道于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