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源的印度,得罪了俄罗斯没参加普京阅兵,讨好西方试探中国被巴基斯坦胖揍一顿,现在美国一边看热闹一边冷言冷语,西方对印度的态度从拉笼讨好变成了嫌弃,夜郎自大,自欺欺人,这是印度政治精英的通病。 2024年5月俄罗斯红场阅兵前,普京早早给莫迪发了请帖,结果临近阅兵前不到24小时,莫迪突然以“议会会议冲突”为由突然拒绝出席,转而派国防部长辛格当代表,结果辛格也临时变卦,理由居然是“国内事务繁忙”,最后仅派了个副部长级别的官员出席,可这人到访的时候,阅兵都快结束了! 这简直是把俄罗斯的面子按在地上摩擦,气得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接黑脸——要知道,中国可是派出102人的三军仪仗队压轴登场,朝鲜虽然没派方阵,但俄朝联合军演视频早就提前放出来刷存在感了。 印度这波操作,明摆着就是在故意给普京难看!可更讽刺的是,就在同一时期,莫迪却高调出席G7峰会并访问意大利,这种“厚西薄俄”的姿态,连俄罗斯媒体都直言“印度放了普京鸽子”。 不过,莫迪政府怕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最后立马被巴基斯坦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2025年5月那场印巴冲突,印度先是对巴境内3处空军基地发动导弹袭击,甚至把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努尔・汗基地都炸了,结果巴基斯坦反手就是“铜墙铁壁”行动,宣称瘫痪印度70%电网不说,还把印度停掉的《印度河用水条约》当把柄,联合30多个国家施压。 最打脸的是,印度这边刚宣布停火,那边边境就传来爆炸声,巴基斯坦官员直接开嘲讽:“这是巴基斯坦民族的胜利!”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印度总理莫迪在冲突期间喊出“印度水资源只为印度服务”的口号,结果被国际社会集体翻白眼——毕竟连世界银行都看不下去,跳出来提醒印度:“条约是1960年签的,打仗都没停过,你现在停算几个意思?” 西方对印度的态度转变更是精彩。早年Quad峰会还把印度当“亚洲版北约”的核心成员捧,结果到2024年峰会,美国直接把议题从军事转向气候变化和5G部署,明摆着对印度的战斗力不抱希望。 更讽刺的是,印度满心欢喜加入西方主导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结果美国转头就和日本、澳大利亚搞起南海联合巡逻,印度只能在边上当“气氛组”。 最尴尬的是,印度想靠“印度制造”计划替代中国,结果4年砸进去230亿美元,制造业占比反而从15.4%跌到14.3%,连印度官员都忍不住爆料:“750家申请企业里,好多连生产线都没开,政府发补贴比蜗牛爬还慢!” 印度政治精英的自欺欺人在经济数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莫迪政府天天吹嘘“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经济体”,结果2024年GDP增速从8.2%跌到6.4%,失业率飙升到9.2%,债务高企,光是今年待还的外债就高达20亿,完全就是“美国第二”! 更搞笑的是,印度一边号称“2027年超越德国成第三大经济体”,一边连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搞不定——2024年夏天因为高温停电,直接损失16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5%。最绝的是,印度为了减少对华依赖,对进口光伏组件征收40%关税,结果2023年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反而占总进口量的66%,活生生把自己变成“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教科书案例。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印度政治精英的“迷之自信”已经到了掩耳盗铃的地步。北阿肯德邦首席部长拉瓦特能说出“美国奴役我们200年”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还把印度抗疫成果和美国对比,结果被网民扒出印度疫苗接种率不到3%,确诊数却稳居全球前三。 更魔幻的是,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万在中印班公湖脱离接触后,居然宣称这是“双赢局面”,全然不顾德普桑等地的对峙还悬而未决,连《印度快报》都忍不住吐槽:“自夸之前先把实控线问题解决了行吗?” 从国际外交到国内经济,印度政治精英的“夜郎自大”堪称全方位无死角。他们总以为靠“民主国家”的标签就能左右逢源,却忘了在大国博弈中,实力才是硬道理。 当俄罗斯因为阅兵事件心寒、西方对“印度制造”嗤之以鼻、巴基斯坦用导弹教做人时,印度精英们或许该醒醒了——在这个“靠实力说话”的世界里,自欺欺人的把戏,终究是玩不长久的。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
【207评论】【1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