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破防了!印度媒体抱怨说,因为中国的盾构机迟迟没有发货,导致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21公里海底隧道施工无法进行,只好停工。 这条连接印度两大城市的高铁项目,总投资高达 129 亿美元,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原本计划 2023 年通车,结果一拖再拖,现在预计要到 2028 年才能完工。其中最关键的 21 公里海底隧道,因为施工难度极大,印度自己根本搞不定,只能依赖进口的盾构机。 可谁能想到,三台由德国海瑞克公司在中国广州制造的盾构机,原计划 2024 年 10 月前运抵印度,结果到现在还卡在中国港口。印度国家高铁公司急得跳脚,直接把问题捅到了外交部,试图通过政府渠道施压。 印度媒体把这笔账算到了中国头上,指责中国故意卡脖子。但真相其实没那么简单。原来,这三台盾构机的出口需要经过严格的合规审查,而印度方面不仅没按合同支付尾款,还没完成设备出口的合规审查。中国海关依法滞留设备,完全是按规矩办事。 更关键的是,盾构机这种高端设备,在国际贸易中往往被列为 “敏感装备”。尤其是印度近年来在边境地区小动作不断,中国不得不对设备出口保持谨慎。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自己出口的盾构机,最后被用到敏感地带。 印度这下可慌了神。海底隧道停工,整个高铁项目都得跟着停摆。原本就因为征地难、成本高问题进展缓慢的项目,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印度铁道部赶紧向德国施压,要求德国政府帮忙解决,但德国那边也是一筹莫展。 日本作为项目的主要技术和资金提供方,日子也不好过。日本为这个项目提供了大量低息贷款,结果工程进度一拖再拖,日企还得面对印度的压价和技术转移要求。有日本媒体甚至呼吁把项目转包给中国,可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中国怎么可能接这个烫手山芋? 其实,印度高铁项目的困境,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从 2017 年开工到现在,8 年时间过去了,项目完成度还不到 50%。征地难、资金短缺、技术难题,每一样都在拖后腿。这次盾构机事件,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印度媒体抱怨中国卡脖子,却不想想自己做了什么。一边拖欠尾款,一边在边境搞小动作,还想让中国痛痛快快地发货,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再说了,中国盾构机的出口审查,又不是针对印度一家,全球都得遵守规矩。 现在,印度只能祈祷德国能尽快解决问题,或者找到其他替代方案。可盾构机这种高端设备,全球能生产的就那么几家,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就算找到了,重新采购、运输、调试,又得花上不少时间。 这场风波,也让世界看到了印度基建的尴尬处境。雄心勃勃的高铁项目,却连关键设备都搞不定,还得看别人脸色。印度想要实现 “基建强国” 的梦想,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中国,凭借着强大的盾构机制造能力,早已成为全球隧道建设的重要力量。这次事件,不过是再次证明了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
柬埔寨被断网断电后,洪森憋不住了,撂下狠话:柬埔寨的导弹可以打到曼谷,然而泰方一
【85评论】【1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