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陈独秀 58 岁的女儿陈子美身绑 5 个空油桶,带着小儿子偷渡香港,9 个小时后,母子俩奇迹般抵达目的地,哪知,刚上岸,就遇到警察,陈子美很是沮丧,不料,警察的举动让她大感意外。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对于“陈子美”来说,“陈独秀之女”这个身份,既是她无法摆脱的出身印记,也是贯穿其一生的政治紧箍咒。 她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名门之后的跌宕人生,不如说是一个普通女人在时代洪流里如何挣扎求生的真实写照。 她的人生一开始,就充满了讽刺,父亲陈独秀是高喊“新青年”的革命领袖,而他的女儿陈子美,却连安稳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家里成堆的银元是为革命准备的,不是给女儿的学费。 在她五岁时,她跟着母亲“高君曼”住在漏雨的草屋里,母亲病重都无钱买药,她只好辍学去学一门在当时看来并不体面的手艺“妇产科。” 谁也想不到,这门为了糊口学来的技术,竟成了她日后唯一能攥在手里的生存资本,母亲去世后,她和弟弟成了孤儿,而父亲的宏大事业,在她心里只留下了关于父爱的空洞与怨恨。 在她21岁那年,她以为嫁给银行职员“张国祥,”就能找到一生的依靠,即使父亲在短暂的会面中,一眼就看穿对方的不可靠,劝她三思,可沉浸在爱情幻想中的陈子美哪里听得进劝。 她义无反顾地结了婚,结果,这场婚姻成了一出上海滩人尽皆知的闹剧。 当张国祥原配妻子抱着孩子找上门时,她被迫离婚,但为了四个年幼的孩子,不得不维系着这段名存实亡的关系。 直到抗战爆发后,由于生活困苦,丈夫最终还是抛妻弃子,彻底消失。 陈子美为了养活几个孩子,她从重庆到香港,再辗转回上海,靠着接生和缝补零活勉强维生,有一次在弄堂里接生,日军突然闯入,她急中生智将婴儿藏在被子里,自己则挡在门口假装缝补,锋利的刺刀几乎戳到鼻尖,她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新中国成立后,她随第二任丈夫“李焕照”在广州定居,原以为苦难总算到了头,谁知1966年,政治风暴再起,因为她的出身,全家都遭到牵连。 为了划清界限,丈夫李焕照毫不犹豫地提出离婚,那天,她正给邻居孩子看病,当听到消息后,手里的听诊器瞬间掉在了地上。 到了1970年,楼道里贴满了批判她的大字报,邻居们离她远远的,在广州,她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唯一的念头,就是去香港。 于是,58岁的陈子美变卖了最后一支金簪,换来五个汽油桶,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用麻绳将自己和13岁的小儿子李康年绑在油桶上,投身珠江口的怒涛。 冰冷的海水让她想起1937年父亲出狱时对她说的那句“好好活下去”,在海上漂了九个小时,恐惧和寒冷几乎用尽了她全部的力气。 母子俩精疲力尽地爬上岸,谁知,刚上岸就迎面撞上了巡逻的香港警察,在那个年代,偷渡者被抓基本意味着遣返,她一时间感到绝望。 然而,警察没有呵斥,当在庇护所登记时,警员得知她是陈独秀的女儿,带着孩子漂了九个小时才到,沉默片刻后,竟特意给她们安排了有暖气的房间。 多年后她回忆说:很多偷渡客都被送回去了,但他们看我带着孩子,又听说是陈独秀的女儿,态度不一样,这个曾给她带来无尽灾祸的身份,在绝境中,竟成了她的一张通行证。 不过,香港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躲避搜查和遣返,她们一度藏在废弃的渔船里,靠她做黑工和孩子们捡垃圾维生。 为了彻底摆脱过去的阴影,她又辗转去了加拿大,在温哥华的唐人街开了家小诊所,她给付不起钱的华人产妇只收成本价,还自掏腰包送奶粉尿布。 直到1975年,她移民美国,行李里除了接生工具,只有一本母亲留下的、破旧的《新青年》合订本,然而,命运好像没有照顾她。 1991年,一场大病后,她发现公寓被洗劫一空,一生的积蓄化为乌有,在走投无路之下,她不得不再次依靠那个她抗争了一辈子的身份,向外界公开求助,海内外华人纷纷伸出援手,让她总算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直到2004年,93岁的陈子美在纽约的医院孤独离世,在下葬那天,外孙遵照她的遗愿,为她穿上了1933年结婚时穿的那件蓝色棉布旗袍。 旗袍上面还留着第一任丈夫当年不小心打翻的墨水痕迹,这件见证了她最初希望与幻灭的衣服,她珍藏了71年。 最后,她的一生是对所谓“依靠”的彻底颠覆,父亲和丈夫,这些看似坚实的依靠,在他的生活中都相继离她而去。 她最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那双接生的手和绑在身上的五个汽油桶,正如纽约唐人街的老人们感叹的那样:“陈子美啊,她这辈子,活得比她父亲的文章还跌宕。”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宽度,有时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由她在惊涛骇浪中,用多少代价丈量出来的。 【信源】中国文明网——陈独秀后代:靠酱油桶“漂”去香港
今天看宗氏引起的香港财产起诉,宗馥莉心中的贪还真的不少。把别人的活路都堵死了,宗
【18评论】【2点赞】
6666
伟大的母亲!正义的港警。
桃花岛主 回复 07-03 22:17
应该说是时代的悲哀!
WTFran 回复 桃花岛主 07-04 09:09
潮起潮落、有悲有喜。
北风那个吹
为国家为民族大义做过贡献的人应该被铭记,包括陈独秀。
成友 回复 07-03 17:21
不管陈独秀干了什么他的子女无罪!
明月松间照 回复 成友 07-04 08:00
扯什么淡,陈独秀是党的创始人,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用户10xxx46
国家应该对推动时代发展有贡献的后人有所照顾
猫舞飞扬 回复 07-04 04:55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
小学生 回复 07-04 05:23
很纯粹!
CAT猫
她的两个哥哥可都是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啊
迪哥才是哥 回复 07-01 10:28
和周总理资历一样,战友。
用户13xxx92 回复 07-03 11:28
👍👍👍👍
用户10xxx92
革命先烈家属致敬!
zhou
这老人家好勇啊,58岁还敢有这样的壮举,大部分人这个年纪已经听天由命了,
二狼神 回复 07-04 22:53
都是为了活下去啊
行成于思
论一技之长傍身的重要性
用户14xxx64
风雪梅花呈独秀,烟晨寒霜缺秋白
用户11xxx95 回复 07-02 09:00
[点赞]
远哥
陈独秀对国家的贡献或者说对推动国家发展的贡献是值得铭记的对其后人也应该予以照顾。
流星
陈独秀也是满门忠烈
用户10xxx70
伟大的父亲,伟大的女儿,伟大的家庭
蓝虫
旗袍居然一直没有丢掉
铜墙铁壁 回复 06-29 13:45
放在汽油桶里了!
用户18xxx36
只有靠自己
用户15xxx38
陈家一门英豪
用户10xxx34
不逃没死的话,后辈就发达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浆糊 回复 07-02 22:41
你想多了,进入文化时期后有几个躲得过的,更别谈她这种身份了
用户10xxx94 回复 06-30 12:39
陈松年好象安排了文史馆工作。还是毛主席亲自过问的。
用户10xxx58
向为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作出牺牲的革命先辈们致敬!
陈山一雾
陈子美的一生堪比一部人世间!
寻梦
如果不去香港,她的后半生可能会好一点
徐焕智 回复 07-02 19:19
那她活不到后半生
用户12xxx22
1970年偷渡去香港,香港警察抓到,那时还不会遣返。
蜘蛛 回复 07-03 09:45
是的。而且那时候好像是只要能到了市区就可以落籍。所以她不存在当黑户的问题。
喵喵呜哒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用户10xxx99
陈氏确实是忠烈满门
用户17xxx28
编故事的作者一定是出生、成长和工作都是在大西北黄土高原,而且还未曾出过远门,也没有到过大陆沿海边。身上绑五个油桶在大风大浪的海里游水?而且还可以安全游到香港上岸?你真的以为大海的风浪似你老家的小河涌一样平静吗?
花园角落 回复 07-06 17:03
相信这位同学肯定去过青海,只想了解一下青海的海水甜吗?
遍察今己 回复 07-16 13:50
人家没说多大的油桶啊。小油桶有可能
用户10xxx86
有暖气的房间香港有吗?
曾经 回复 06-30 08:56
写成有空调还好些
Scorpio
像她这种身份的人,一开始就应该去香港或对岸,开个诊所就可以谋生
(世)春江花月
致敬“坚强的”女人!🌹🌹🌹
用户41xxx03
香港有暖气?!他们需要吗?
哄哄 回复 07-04 23:41
有需要的,没经常听说过香港没人热死,但是有人冻死的吗?
ny_sukai 回复 07-05 23:34
70年有冷暖空调吗?
难得糊涂
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重演!
东方无邪
陈独秀满门忠烈!
DanielChan
真正领袖的女儿…烈士的妹妹…
chinazjf
苦命的女人!
南方松
。
用户15xxx95
哎
希明
真的很无语!
加菲猫
陈家可是满门忠烈。
123456
一个革命家庭!
漫步人生路
母爱的伟大
天知道3247
秀儿,你干了什么
杨柳风
伟大的人!
用户10xxx87
向先烈及其家人致呗崇高的敬礼!
日出东方
一门英烈
苏文淼万年青
坚强伟大的人物!
晓军
一声叹息,唉
左江小鱼
唉!
天空之城
创始人革命先驱
江山如画
她是不该被忘记的,不该被忘记的!!!!!
阿白
胡编乱造
用户17xxx51 回复 07-04 02:04
不是乱编确实真实你可以百度
成友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看到这里我流泪了。
无谓
那个时候香港只要能够上岸就可以入户口了。
胜利者
虽然苦难重重,却活的让人敬佩!有情有义,感天动地。
士草
自由是公平正义的前提,公平正义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用户10xxx61
哎
用户91xxx60
牛逼!
宏宇
值得敬佩!
秋天里的歌
陈独秀家个个都是奇人!
用户48xxx70
没有九个篮球好像是划木桶过去的吧
张良
一门忠烈
qkcrr99
我也学会了偷渡
吴晓中
[哭哭][哭哭][哭哭]
用户90xxx40
不是还有两个兄弟陈松年与陈延年吗?怎么一个也不提及,就成孤儿了呢?是真的吗?
用户39xxx75
七零年代那时港警很多内地人,好多山东人
用户10xxx44
也是狠人,从珠江口游到香港…
用户18xxx84
晚年生活艰难,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她拒绝了帮助。
驿动
深圳和香港相隔,广州到香港多远啊,编的吧
用户10xxx16
九十多岁高寿
Marge
这世界上好心人还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