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快高达1万亿美元,为啥咱们外贸企业还扎堆倒闭?原因也很简单,大量外贸企业倒闭,其实正是咱们在逐步把西方的工业挤到一边的证明。 什么是贸易顺差?大白话讲就是中国卖到国外的东西比买回来的多,而且越来越多,每年都能看到出口数据创纪录,甚至快追上一万亿美元。 有人可能觉得钱进来了,所有企业应该都日子越过越好,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顺差并不是均匀分在每个企业头上的。 大企业、头部企业靠着技术、品牌、供应链优势,赚得盆满钵满,但那些底子薄、靠低价走量的小厂子,日子却越来越难。 为什么会这样?核心就在于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工厂的淘汰加速进行。 这几年,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欧美等地贸易保护动作不断,关税提高、各种壁垒加重,外贸环境变的没那么友好。 头部企业凭本事能扛下来,甚至对手被挤走后还能多吃市场份额,但大批依赖低端订单的小厂就不同了,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被压得只剩一点。 工人工资、原材料、物流样样都涨,利润比纸还薄,一旦外部出现点风吹草动或者订单减少,就会马上撑不住,很多企业想着转型,可转型哪有那么简单,没技术、没客户、没品牌,说转就转,现实难度太大。 全球制造正在重新洗牌,咱们国家这些年产业层次分化很明显,低端的、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开始慢慢往外搬,搬到越南、印度、孟加拉这样的地方,这里工资更低,环保要求没那么高。 中国本土保留下的产业,越来越偏向中高端、智能制造、定制化产品,这也是大趋势,小企业要么也跟着出去,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单子被大企业和新工厂抢走。 倒闭其实是一种“筛选”,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看上去挺惨,但这恰恰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路上必须迈过的坎。 以前一提出口,大家想到的就是出口一堆塑料玩具、服装小商品,现在哪还只是这些?中国的外贸,早已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设备、通信、工程服务、软件等高技术领域快速突破,新兴企业和传统龙头齐头并进,出口的产品含金量、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服务贸易也在崛起,比如数字内容、金融服务、物流仓储、设计咨询等等,顺差每年都在增长,物流、海外仓、跨境电商这些新业态,也占了越来越大的份额,传统模式下的小作坊、小工厂单靠低价竞争,结果就只能是步步陷入僵局。 顺差扩大背后,本质上是全球市场越来越依赖中国的工业能力,西方国家喊着要“复兴制造”,但现阶段大多数产业链核心环节还离不开中国,欧美能在某些细分领域收回生产线,可大部分高效、复杂的制造,还是中国在主导。 国际大企业要保证产品供应和质量,依然首选中国的工厂,这不是三两年能改变的格局,中国的制造业正在主动淘汰低效率、低附加值企业,把更多资源和空间留给能创新、有品牌、有技术的企业,龙头企业越做越强,也正是这个逻辑下的产物。 有些人习惯把某个工厂的倒闭和大环境对等起来,其实市场每年都在新陈代谢,中国特色的外贸企业结构,早已不是靠着劳动密集型模式维系。 联合研发、品牌出海、服务出口这些新模式正在加速跑步进入主流,新的产业集群、头部企业、新兴小微企业层出不穷,虽然关掉的企业多了,但行业龙头的队伍越来越大,经得起风浪。 顺差高低、订单数量,已经不是评价制造强国的唯一标准,未来看的是谁能掌握高附加值、能不能在新赛道上不断突破。
外贸企业倒闭是出口产品订价太低没有多大利润才倒闭的,为了推动出口占领市场,往往产品价格和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二分之一都不到,为了争夺市场商品价格订价比国外产品价格略低一点就可以了,这样不计成本大降价只能赚回一点微溥利润出几再多有什么实际意义?时间久了出几企业没利润只有倒闭
外迁的都是外资企业和为外资供货的,属于中端中高端,属于组装厂污染低的,从中国进口零件或者原材料,零件和原材料生产污迹大很多。这几年出口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出口在外面建厂的设备,价值很高,那么多设备在外面建厂运转起来后,国内产业更惨倒闭更多。
用户49xxx74
狗屁不通
蓝色星期八 回复 06-21 14:04
对呀!文章说鬼话的,顺差近万亿美元少数大企业拿走了,他们赢到花不完你钱都撑了?他们赚那么多钱,为什么其他企业就不可以做,这不是垄断吗?国家允许这样吗?这种话根本说不过去。
月痕
高端的东西少数人消费,中低端的才是大众消费,全转高端不是找死么,再说了有些行业明明是卖方市场还卑微的卖的比别国低价[抠鼻]
月痕 回复 生命 06-21 21:54
宏大叙事看多了吧
生命 回复 06-21 17:12
在享受着前辈的奉献与同时代人的血汗,透支的是你的灵魂!
用户16xxx30
出口增加的是有技术含量的产业啊,比如新能源、机械设备等,倒闭的是那些没技术含量全靠压榨员工的企业,比如服装鞋帽
用户11xxx50
全都是转型为高技术公司,会导致产业空心化,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地域广,不仅需要高端,而且也需要中低端产业!
一厢情愿 回复 箭箭箭箭 06-21 14:00
所以欧美公司要把我国那些代工的组装公司转移到东南亚
箭箭箭箭 回复 06-21 13:11
低端行业的利润连工资都不够发不然你以为发达国家为啥要放弃转移低端产业。
我是一束光
还是制造业过剩,全世界都消化不了!
青锋o_O 回复 06-22 10:48
消化得了,也要打击,不能太依赖。
飞扬的尘埃
外汇顺差大,一线的工人工资却很低
蓝色星期八 回复 06-21 14:07
对呀!根本不符合逻辑,写这种文章就是要气人的,要你不服就上来回帖,赢流量。
山水遥
一类企业做产品,二类企业做市场,三类企业做品牌,四类企业做文化,五类企业做标准,中国的企业,大多是一二类,没什么稳定性,一万亿的顺差,九千亿是员工血汗,山姆,麦当劳,肯德基,做的是文化。用他的的俗气侵入你的骨髓,波音,三星,标普,站在标准高点,反思中华企业,有这个理想吗?赚了今天的钱,明天谁赚靠运气,
因影
人口数一数二的中国不靠劳动密集型工业,那么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怎么养活自己?富人也不会拿出钱来养穷人啊!
tb198114008
狗屁不通的垃圾文章
用户10xxx32
入月几万以下的才算是低端?养活多少人的才算是高端?众所周知,只有养活最少人并且人人富裕的才是高端,那其他工厂公司是不是应该彻底关闭?
林浩
看开头就知道胡说八道,没有中小企业做后盾,就算是最高科技,也支撑不住中国全生产链,中国制造编布全球,靠的不是什么高科技,靠的是全生产链带来的高效,低成本
东方猎人
小编高谈阔论,一副深谙国际贸易的大V,其实一窍不通。
荷花爸
顺差高是因为国内消费能力低,工人工资、原材料、物流成本现在样样都在降,但企业还是扛不住终端的降幅
随风而起的鱼
可工资多久没涨了?
贵银
订单都被东南亚国家抢走了,工厂都搬到越南东南亚那边国家了,现在失业率越来越高了,还说那么多风凉话
卢德明
龙头企业赶上了,日用品也要提高价格,工人的生活也同样重要。
哄哄
顺差不等于利润。
勇敢的心
小公司发内地赚点人工差价。现在就是这样。
潜龙在渊
中低端产业应该限制外资引进,竞争已经白热化
老凡
这样大的顺差还主要以美元来结算的话很不正常,必须人民币结算,册那!
用户89xxx32
我们都是贴钱赚吆喝!低价再低价,
朝阳
扎堆倒闭?狗屁胡话!看看江苏苏州的外贸企业,灯火通明,热火朝天!哈哈哈!
林格
瞎咧咧,看看海关数据出口商品结构就知道,真正的贸易主体是义务为代表的个体商户,有个毛龙头
孤独是一杯烈酒
买卖双方都赚了,只有加班加点没拿到多少好处甚至还落了一身病的工人失业了,公平公正从来都不可能存在
用户13xxx08
出口创汇的企业,大部分是外资,国内赚的只是一点加工费,零头。当然,华为和稀土,不在此列
9999个人
狗屁乱写,说工资涨物流涨,物流的司机收入一降再降,工厂的工资也没有涨,可能是房租涨,物流公司收入涨,就不知道了,反正司机收入越来越少。以前一辆车两个人开能养家,现在一个人拼命24小时开都难养家。
做个小老板就好
只有平衡贸易才能长久!
叮咚
然后少数人富的流油又不爱国,大多数人穷的吃土
永夜
外贸版腾笼换鸟
北山
统计数据说的很具体了,大幅增长的是,新能源汽车,机电等产品,那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卖出去的再多,贸易顺差也上不去,同样,倒闭了,贸易额,顺差也不受影响
北山 回复 蓝色星期八 06-21 14:24
瞎喷。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机电产品,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增长是百分之几十,美国市场不重要了,别瞎舔,对美贸易下降34%,对外总贸易额增加百分之二点多,美国是心心念念要与中国脱钩,总有一天中国会说,自便
蓝色星期八 回复 06-21 14:13
不信,新能源汽车也卖不动了呀,美国不准进入,欧洲增加关税。卖给非洲东南亚赢钱?靠新能源和机电能贸易顺差近万亿美元,不敢相信。
三位一体
产能过剩
我就是
隆基可是头部企业,照样亏的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