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宗馥莉的二次辞职,娃哈哈走向命运岔路口

一份内部文件,一个全新品牌——“娃小宗”,宗馥莉与娃哈哈四十年父辈基业告别,背后是国资、家族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复杂博弈。2

一份内部文件,一个全新品牌——“娃小宗”,宗馥莉与娃哈哈四十年父辈基业告别,背后是国资、家族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复杂博弈。

2025年9月12日,宗馥莉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递交辞呈,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职务。这一次,娃哈哈集团没有再次挽留。 距离她第一次辞职仅过去一年多。

2024年7月,宗馥莉也曾提出请辞,但当时经过各股东“友好协商”,她最终留任。而这一次,伴随着辞职消息的是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宣布从2026年起将启用新品牌“娃小宗”替代原有的“娃哈哈”品牌。

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在朋友圈感叹:“上一次她辞职,我说过上面这段话,那时她听进去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他曾告诫宗馥莉,“接班娃哈哈不应该考虑如何做大规模,如何赚钱,如何大刀阔斧改变现状”,而要先考虑“如何做好事,做慈善”,并提醒她“娃哈哈从本质上讲国家是大股东”。

01 辞职轨迹,从“以退为进”到“另起炉灶”

宗馥莉与娃哈哈的关系一直充满曲折。2024年8月,在宗庆后去世后,她正式接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然而接班仅不到一年,2024年7月,她就首次提出辞职。

当时她给出的理由是“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及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就其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这场风波在一周后平息,公司发布声明称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决定继续履职。

那次的“以退为进”现在看来更像是试探。

而2025年的这次辞职,则意味着宗馥莉与娃哈哈集团的实质性分离。与辞职同步进行的是,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宏胜系”七家公司联合发出通知,宣布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通知明确说明更换品牌的原因是“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

02 商标之争,潜伏30年的历史矛盾

娃哈哈的商标问题要追溯到三十年前的“达娃之争”。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作,双方签订了《商标转让协议》,但该协议后被终止。1999年,双方改签《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2007年,杭州仲裁委员会裁定“娃哈哈”商标所有权归娃哈哈集团所有。而今天,商标使用权成为宗馥莉与国资股东矛盾的焦点。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呈现三方制衡: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

在现行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2025年2月,宗馥莉曾尝试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由娃哈哈集团转让至她持股51%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这一尝试未能成功,也成为双方矛盾公开化的导火索。

03 宗馥莉的底气,宗庆后留下的“隐形帝国”

宗馥莉敢于放弃价值超900亿元的娃哈哈品牌,转而打造全新品牌“娃小宗”,其底气来源于宗庆后生前布局的“隐形帝国”。

在娃哈哈集团公司之外,存在大量由宗庆后实际控制的“体外公司”。这些公司构成了宗馥莉可以完全掌控的生产和销售体系。据统计,宗庆后通过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启力投资有限公司等实体,控制着遍布全国的娃哈哈生产基地。 2024年8月以来,宗馥莉已开始将娃哈哈集团员工转为与宏胜饮料集团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多地经销商合作主体也陆续从娃哈哈集团变更为宏胜系销售公司。

9月以来,多地娃哈哈关联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宏胜,包括西双版纳宏胜饮料有限公司、宜昌宏胜饮料有限公司等。这一系列动作为“娃小宗”的独立运营做好了前期准备。

04 家族纷争,遗产纠纷与内部博弈

宗馥莉接班的过程不仅伴随着与国资的博弈,还有家族内部的纷争。在宗庆后离世后,杜建英的三个子女就宗庆后海外21亿美元信托继承权在杭州、香港两地向宗馥莉发起诉讼。

今年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以宗馥莉为代表的被告方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 与此同时,娃哈哈集团内部的人事动荡也在持续。2025年10月2日,宏胜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立案审查。尽管他很快回到工作岗位,但这一事件被外界视为对宗馥莉的警示。

宗泽后对此评论道:“不得不说在我们宗家下一代里她算是出类拔萃的,但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解太少,过去说要德艺双修才能成正果,还是欠缺了一些。”

05 未来前景,娃哈哈与娃小宗的双输困局?

宗馥莉推出“娃小宗”品牌,被视为一场冒险。这款定价4元的凝香乌龙无糖茶已在今年5月亮相,与传统娃哈哈包装形成鲜明区别。 这场分离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

然而,与加多宝不同的是,宗馥莉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她不仅要打造新品牌,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同室操戈。

对娃哈哈集团而言,失去宗馥莉及其掌控的生产销售体系后,品牌价值可能面临空心化。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总资产为370.47亿元,而国资参股的娃哈哈集团资产总额仅为58.07亿元。

而对宗馥莉而言,放弃娃哈哈品牌意味着从零开始。

宗泽后的话语中透露出家族的无奈:“娃哈哈不是宗家的,宗家只是和许许多多娃哈哈的员工,许许多多的消费者共同创建了这个品牌。”

香港高等法院的判决、国资股东的强势介入、家族内部的纠纷,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宗馥莉离开的背景。而“娃小宗”品牌的命运,将取决于宗馥莉能否在娃哈哈之外,构建一个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商业版图。

宗馥莉的二次辞职,不是终点,而是开始。娃哈哈的未来,或许将在这场“品牌换新”中,找到新的可能。

只是,当"娃哈哈"变成"娃小宗",我们怀念的,究竟是那个味道,还是那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