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二十九集
- 一味中药一个故事 -
菟丝子的故事

每一味中药故事都令人期待,皆因这些故事让我们忆起,原来这世界上除了人事外还有许多惊喜的遇见,它们亦如我们一样一日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经历冬去春来,沧海桑田存在于这烟火人间,难能可贵的是它们的存在皆为治愈、成全、利他,或者说它们比我们更接近于“道”。日新月异,变幻万千,传承千年,它们的故事,重现于世,让我们对这烟火人间重新认识、重新理解、重新感动、重新热爱、重新珍惜。就如今天华妈妈给大家讲的这味中药,它名为“菟丝子”,亦名黄丝、豆寄生、龙须子、山麻子、无根草、金丝藤、雷真子、缠龙子、缠丝蔓、王女、菟芦、复实、兔丘、野狐浆草,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火焰草”。
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菟丝子”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九州时代,梁州有巴国,巴国有山名蛇龙山。蛇龙山原为处于莽荒之地的一座无名野山,因龙曾在此停歇而得名。遂自古人烟稀少,只得稀稀落落几户人家。其中有一户人家住在山脚溪涧旁,原是一家三口,后夫妇俩因意外离世,留下一个十岁弱子孤苦生活。因其父名“司”,人唤其为“司子”。司子自幼体弱,又失双亲照拂,常褐衣不完,粝食不饱,幸其生性温细,善待花木,便做花工勉强苟延衣食。
一日,司子用葫芦瓢给花浇水,忽然一只白色幼兔窜到脚旁。司子见其可爱,拾起才见白兔浑身雪白,唯有一只腿为黑毛,更觉可爱,不由将弱兔置于掌中轻怜痛惜。忽有一稚气童音传来:“这是我的兔子!”
司子闻声望去,只见一约莫六七岁头梳双角髻,状若牛角的女童双手插着腰站于一旁。司子连忙将手中弱兔交于女童。女童接过弱兔轻抚了抚微笑道:“谢谢!”
女童低头见此地繁花似锦,惊呼连连。司子暗疑此地何以忽然出现女童,有点发愣。
女童蹲在花圃旁抬头问道:“这些花儿都是你种的吗?我可否摘一朵?”
司子点了点头。
女童摘了一朵开得灿烂的花儿,笑靥如花,心满意足。未料到女童心性明快,善与人交,一手持兔一手握花与司子交谈。原来女童是版筑匠人之女名“丫头”,因其父叔来此修葺城墙而迁居至此,出门耍玩幼兔乱跑,追兔到此地。没一会儿,丫头娘亲寻来,将丫头带回去。丫头回头用手举了举花儿对司子道:“再来找你玩。”
隔日,丫头果然又来了。原来她家亦在溪涧旁,相距不远。从此,丫头隔三岔五便来找司子玩,司子教丫头辨花识草,丫头亦帮司子照料花草。他们偶尔也会去山里寻花种,去林间捉蛐蛐儿,用竹叶编蚱蜢,去小溪里捉鱼虾,两人逐渐亲厚。丫头常常会带一些父亲带回的糕点吃食给司子,司子亦会将开得最好看的花儿赠予丫头。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一晃三年,司子已然长成偏偏少年郎,也多了些少年心事。尽管与丫头依旧隔三岔五一同耍玩,仍日日思念之。他常坐在月下暗想,就如此过一生该有多好。
这日,丫头早早就来了,却未在屋外唤他,而是独自蹲在花圃边发呆。司子见丫头神情有异,走到一旁轻轻摘了一朵花给她。丫头并未伸手接花,而是把头埋在手肘中哭了起来。
司子本不善言辞,见状不禁慌了神。又不知该如何是好,不敢吭声,只得忍着揪心之痛,静静在一旁候着。半晌,丫头抬起头用手抹了抹眼泪缓缓开口:“司子哥哥,父亲城墙修葺已完工,明日我们就要迁居到他地去……”
司子闻言,如遭雷击,愣在一旁,张嘴欲语,却半晌说不出一个字,终于还是闭上嘴,黯然垂下头。丫头见状愈发难过,又忍不住抽泣。默然片刻后,丫头将兔子放到司子怀中道:
“司子哥哥,我将兔儿留下陪你。不要忘了我,长大了要来寻我……”
说罢丫头哭着跑走了。
司子抱着兔子呆坐在门口,也不知多久,直至天色渐暗,才回过神,怔怔落下泪来,一时不知是梦是醒,伥然若失。怀中兔子挣动,司子方才清醒,并不是梦,不禁伤心至极,回想当日别离,他竟没能开口说出一个字,悔恨不已。此后接连数日,司子行尸走肉般,除了看花就是抱着兔子发呆。无论悲喜,日更月替从不停歇,一晃又一年。没有丫头的日子,司子每日除了喂兔便是育花。日久见功,他侍花之艺日精,渐至炉火纯青,许多城中的大户慕名而来采购花植,司子生计渐舒,衣食渐丰,逐渐亦有人托媒上门游说,皆被司子婉拒,仍日日一人一兔过活。
这日,司子送完花木返来时,遇大雨不慎跌落山坡。幸得樵夫遇见送至家中,又请医工为其救治,可司腰腿损伤,起身喝水皆需拄杖才勉强能行。又几日,稍见好,便拄杖走到花圃察看。只见花圃一角有一小片土被金色丝绒般的藤蔓覆盖,走近细看,却发觉金丝下花儿已荼蘼。司子暗道不好,这是人订的花,长得快到时候了却全萎靡了,如何是好?
司子又想到此草从未见过,何以忽然出现?左顾右盼,不觉有异,却见兔子身上缠着一些金丝。司子不禁有气,自己本就腰损腿断不能行动,兔儿却不知从哪沾了这等伤花之物致于花儿荼蘼。司子愠道:
“兔儿,你可知你沾染的这金丝草伤花,所及之处花儿皆萎靡了。这皆是好不容易长成的,而今如何是好?”
兔儿趴在他脚旁,宛如做错事的孩子一般,低头磨蹭着他的脚。司子见状不忍缓声道:“兔儿,不怪你了……”

次日,司子醒来,见兔儿在枕头旁,身上缠着些许金丝草,沾得他头边皆是,兔儿似乎想将此金丝塞他嘴里。
司子见状忽然道:“兔儿,你可是想让我吃此金丝草?此草可是药,对我腰腿疾有益?”
兔儿望着他,在他头边厮磨。司子知道这是兔儿确认的意思,便取过一些草煎汤服用。
司子未料到,没几日腰腿之疼愈轻,精神亦复,症疾果然见好。
又半月,司子已可不拄杖而行走。司子轻抚兔儿道:“兔儿,我错怪你了!你为我寻得良药,我却气你,是我不好……”
司子细细清理金丝,又将其种种于屋后,心想日后有需之时亦易寻之。
隔日,山下一大户人家的管家竟然抱着花陶来找司子。司子见花上有一点点金丝,花儿已萎靡,连连道歉。管家却道:“这花上金丝,你可认得?”
司子点头。管家不怒反笑道:“太好了!”
司子颇感意外。管家又道:“你可还寻得?”
司子点头。管家道:“我家老爷欲重金收购此火焰草,多多益善。”
司子道:“火焰草?”
管家道:“你不知此便是火焰草?火焰草亦称龙须子,传说曾有龙歇于此山,山遂名蛇龙山,蛇龙山中至宝即是这火焰草。据说此草无根,乃龙须落地而生,称龙须子。我家老爷命人在山里寻觅多年,亦向天下重金求购犹不可得。不曾想能从你这里得之,真乃意外之喜!”
司子问道:“为何老爷急于寻此草?”
管家顿了顿道:“乃因我家小姐。小姐原天生丽质,容貌极佳,不知缘何生了异疾,面颈白斑数年。近见白斑处眉毛转白,医工断为白驳风久延,因此小姐年近二十仍待字闺中,孤守垂泪。后有宫廷医工言,天下有火焰草能愈其疾。老爷隧遂多年重金求之。”
司子闻言,带管家到屋后,将草上层层火焰草剥下放入竹篓中,交予管家道:“一直承蒙照顾,赠此草愿小姐早日康健。”
司子分文不收,管家只得道谢,抱着篓走了。管家走后,司子将兔儿抱在怀中轻抚道:“原来此草如此可遇不可求,兔儿你觅得此草该是不易……”又想到丫头不禁落泪。

数月后,管家喜滋滋地抱着一木匣子来见司子道:“这箱金子赠你。”
司子辞谢不收。管家笑道:“我家小姐日日服火焰草,异疾渐愈,而今已是巴国国君之妃。这是王妃赏你的,你不可不收。且王妃言日后依旧重金向你购火焰草。”
司子恭贺王妃。
管家又笑道:“司子,你亦至娶妻之龄矣!当储些钱帛,以为后日完婚之资。”
司子闻言想到丫头,亦不知她现在何处,是否婚配,储些钱帛日后也好寻她。
司子想着不迭感谢接过匣子。此后,司子常去集市请行商们帮忙打听版筑匠人。
又一年,管家带着几个宫廷侍卫至于司子屋前,司子见状吓得赶忙跪下。管家上前扶起道:“司子,别怕,我这是给你来道喜!”
司子轻颤道:“道……道喜?”
管家挥了挥手,身后的侍卫将几个大木箱抬到司子跟前。管家道:“大喜!王妃有孕了!”司子忙拱手道喜。
管家把他拉到一旁轻声道:“巴国国君仁政爱民,是个好国君。国君有夫人,亦有几位妃子,可一直没有子嗣。一日,国君去王妃那,见王妃日日饮火焰草,又听闻此草便是传说中的龙须子,便与王妃同饮。不想过一些时日,自感精力日佳。几月后王妃号出喜脉,国君大喜。这些皆是国君赏你的,还命你从此至宫廷育花,从此你便是宫廷花工了!

管家见憨实的司子呆愣在一旁,不知所以,便推了推他道:“你不是一直在寻版筑匠人之女吗?日后你成宫廷花工,更便于寻之。”
司子闻言豁然开朗连忙跪谢。从此,司子成了宫廷花工,却依旧不婚娶,日日形单影只,只有一人一兔。
这日,司子带着兔儿到城郊取花种。兔儿忽然跑走,司子赶忙追之。兔儿跑的尤快,司子心急追之,追到近郊城墙旁,一窈窕女子将兔儿双手抱起唤道:“小黑?小黑,竟是你!”
司子闻言不敢动弹,生怕这是一梦,一动梦便醒了。他知道世间唯有一人如此称呼兔儿,那便是丫头。司子怔怔落泪,小声喃喃道:“丫……丫头……”
女子见他喜道:“司子哥哥!父亲来修缮城墙,我随父亲过来,没想到竟能见到司子哥哥!”
司子嘴哆嗦着道:“丫头,你可,可有……”
丫头喜泣朝司子走来:“尚未……”
司子流着泪笑了。后来,司子如愿娶丫头为妻,白头偕老。

再后来,司子和丫头的故事传遍宫廷、民间,火焰草的故事亦传遍宫廷民间,因每见司子总一人一兔,传说久了,民间习惯称“火焰草”为“菟丝子”……
后来的后来,菟丝子被各医家记载于医书,药典之中,成为续绝伤、腰腿伤、男子助阳添精的要药,经世致用……
【未完待续】
作者 | 周君君
编辑 | 邹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