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不实之名遮蔽安庆的深厚历史光辉 今年五一,安庆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为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新的活力与魅力。漫步在大南门街区,特色的建筑错落有致,石板路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里不仅承载着安庆的历史记忆,更展现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安庆本地人和外地游客,竟将这里冠名“罍街”“合肥”“滨湖”等不实称呼,这种行为实在是不负责任且缺乏对安庆历史文化的基本情怀,应当尊重古老安庆的历史文化,彻底摒弃那些不实之名。 安庆,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独特的历史底蕴。自东晋诗人郭璞称“此地宜城”后,安庆便有了“宜城”这一别名。南宋绍兴十七年,“安庆”之名正式诞生,至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从清乾隆二十五年到民国三十八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在这里诞生;陈独秀在此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举起“新文化”旗帜;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马炮营起义,为辛亥革命提供重要经验。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大南门街区更是安庆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它邻江而建,全长约450米,总投资10.5亿元,以“中西合璧、古今交融”为设计理念,既保留老城“街坊里巷”传统风貌,又融入现代元素。街区内古戏台、仿古城门与观江露台、玻璃幕墙相映成趣,建筑风格涵盖皖江风、现代中式及民国风。这里串联起二陈读书处、南水关22号、探花第、英王府等人文景点,形成文化联动效应,见证了安庆的兴衰变迁,是安庆历史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而在安庆城西,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与大王庙正焕发新的生机。大观亭素有“皖省第一名胜”之美誉,历史上,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诗篇。它与武昌湖、石门湖、破罡湖、菱湖等水域共同构成“五湖相连”的独特景观,承载着安庆人对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向往。大王庙则是安庆码头文化的见证者,过去,这里商船云集,商贾往来,如今虽繁华不再,但斑驳的墙壁、古老的街巷仍在诉说着曾经的热闹与辉煌。 城东的枞阳门街区,同样是安庆历史的活化石。枞阳门作为安庆老城的重要城门,千百年来守护着这座城市,见证了无数的战火与和平。这里的街巷布局、建筑风格,都保留着浓郁的传统韵味,承载着安庆人代代相传的生活记忆。 走进安庆城区,世太史第、前言后记、敬敷书院等人文古迹更是熠熠生辉。世太史第是清代长江中下游典型的官宦住宅,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内部陈设考究,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前言后记书店,以独特的文化氛围,成为现代安庆人精神栖息的家园;敬敷书院作为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安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这些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安庆的历史文化,是在漫长岁月中沉淀而成的瑰宝,从大南门到西门、东门,从历史古迹到现代文化地标,每一处都蕴含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不应被随意贴上其他城市或地区的标签。我们应尊重每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让安庆大南门街区、大观亭、大王庙、枞阳门、世太史第等人文景点,都能以其真实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安庆,爱上安庆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寻美安庆 安庆大南门 寻美安徽 @安庆发布 @名城安庆
莫让不实之名遮蔽安庆的深厚历史光辉 今年五一,安庆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
菱湖夜月吖
2025-05-27 08:20: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