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冬的晨光洒满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而肃穆。为深化 "七个一" 活动育人实效,北京交大附中分校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崇敬之心踏入这座承载民族记忆的殿堂,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铭记烽火岁月 传承赤子初心。
三位同学携手主持,带领现场师生重温那段山河泣血的抗战岁月。他们深情讲述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由来,从斑驳城墙上的弹痕到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民族的伤痛与不屈。他们回望七七事变的烽火硝烟,铭记3500万同胞伤亡的血泪与6000亿美元损失的重创,缅怀杨靖宇吞棉充饥的坚毅、张自忠以身殉国的忠烈,更以深情笔触阐释抗战精神穿越岁月、历久弥新的时代内涵。

"我宣誓: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馆前广场上,同学们身着整齐校服,高举右拳,誓言铿锵有力,响彻云霄。稚嫩的脸庞上写满坚毅,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对先烈的敬仰与对祖国的赤诚。


讲述英雄故事

步入纪念馆,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文物、一个个复原的战斗场景,将同学们带回那段山河破碎、浴血抗争的峥嵘岁月。

忆峥嵘
抗战馆里的老师给同学们讲烈士故事,同学们一起感受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仔细聆听振奋人心的捷战、认真领略众志成城的精神,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展现出的不屈不挠与顽强抗争。面对日军侵华的铁证,同学们神情凝重,双拳紧握,爱国之情与民族大义在心中激荡!

奠英烈
四名同学依次登台分享写给英烈的信,他们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讲述抗日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表达对英烈的敬意,抒发 "少年强则国强" 的壮志豪情。四个班的同学们依次向英烈敬献鲜花,深深敬礼,用最真挚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与哀思。


弘扬革命精神

讲解员老师们带着同学们循着展览脉络,逐一对展区八个部分展开生动讲解:从中国到世界,从磨难到胜利,从历史到当代,结合历史背景与英雄事迹,用真挚的情感、通俗的语言,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同学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认真记录,时而低声交流,眼中闪烁着感动与坚定的光芒。这场参观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也是一次初心的叩问,让同学们在回望历史中懂得了和平的珍贵,在缅怀先烈中坚定报国的志向。

当前,日本部分势力无视历史铁证,屡屡在涉华问题上挑衅滋事,更让此次抗战馆参观的教育意义愈发凸显。老师们紧扣当下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向学生们深入剖析历史真相,详解和平协定的深远价值,引导孩子们以史为鉴、明辨是非、坚定立场。

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更坚定了他们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的信念。交大附中分校始终坚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青少年在回望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砥砺奋进中勇担时代使命。相信同学们定会将此次参观的感悟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以昂扬的姿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同学们写给先烈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