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春天,朱德元帅和康克清回到阔别多年的井冈山,途中,康克清突然问起一个人:“王泉媛,现在人在哪?”谁都没想到,这个问题一出,把几十年前的一段红军往事翻了出来,也把一个被埋了几十年的老战士,从尘土里找了回来。 康克清当时已经是全国妇联主席,跟着朱德去井冈山,本是追忆革命岁月。 但她心里惦记的,却是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王泉媛。 她到哪儿都打听,说:“她是我在井冈山的姐妹,我得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但奇怪的是,地方干部一听这名字都摇头,说从来没听说过。康克清一下子就起了疑心。 王泉媛这个人,当年可是井冈山出了名的女红军,小时候家里穷,被卖去当童养媳,后来逃出来参加红军。 她不怕死,打仗冲在前头,三过草地、四渡金沙江,什么苦都吃过。 她还是西路军里最早的妇女团长之一,带着一千多名女兵,替部队断后,跟马家军硬拼,死了大半。 她自己也被俘,被关了三年,受尽折磨,逃了五次才逃出来。 1939年逃出马家军的囚牢后,她想尽办法想回组织,但那时候通讯断了,证件也没了。 她找了好几处军政机关,人家不认,说她身份不明,怕是叛逃的奸细。 她急也没办法,回了老家江西泰和县,隐姓埋名,靠种地活着。 整整二十年,没人知道她是老红军,也没人管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康克清知道这事后,直接找了江西省委的人,说:“这是红军女英雄,你们不能当她是普通人。” 朱德也插话了,“她是三过草地的老同志,要查清楚,不能冤枉人。”干部们这才重视起来,开始查档案,找人证。 过了不久,才确认:王泉媛真的是当年跟朱德、毛主席一起打过仗的老红军。 她的故事一点点被挖出来。 1930年参军,当过吉安县妇女部长,还当过四川省委妇女部长。 长征的时候刚刚结婚,新婚第二天就随部队转移,从此和丈夫王首道失散,她领过部队打仗,也教妇女识字做工作。 西路军失败那年,她负责掩护主力,打得天昏地暗,弹尽粮绝,最后被俘。 被关的时候,她不服,逃了五次,五次都被抓回来,每次都被打得半死。 最后一次她在雪夜里跑出几十里路,饿得啃树皮,喝雪水,才终于逃脱。 但逃出来没好日子,她到了延安附近,被人盘问,拿不出身份证明,就被拒之门外,她只能往南走,走回江西,想办法混口饭吃。 她没跟人说自己当过红军,只说丈夫在外地打工,自己带孩子种田。 当地干部还怀疑她有“历史问题”,不给她参加社员分红,她连个农会都进不去。 直到康克清查出来她的身份,王泉媛的日子才有了转机,地方上安排她去敬老院做院长,算是照顾。 但她还是低调,不声张,她住的屋子里挂着红军老照片,有人问她,她才说几句。 当年一起扛枪的女兵早就死得差不多了,她说自己能活下来,不是命大,是因为一直想着还能见到老战友。 1982年,她终于进了北京,见到了多年没见的王首道。 两人当年结婚,只是短短一天就分开,如今已经五十年过去。 王首道当时已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听说她还活着,又惊又喜。 他说:“我以为你牺牲了,后来才再婚的。”王泉媛说:“革命时候,谁管这些?能见到你就好。” 他们没再续前缘,但一直写信联系。直到王首道1996年病逝。 王泉媛的党籍直到1989年才恢复,她一辈子没讲太多话,只说:“我不怕吃苦,就怕被组织忘了。” 她后来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做讲解员,一讲就是好几年,站在展板前,一张一张地给人讲那些死去的女兵,“这个,叫周玉兰,四川的,死在草地里,才十八岁……”她记得每一个名字。 她在讲解里从不提自己,别人问她,她就笑笑,说:“我就是个传话的。”她活到2009年,九十六岁,在家中病逝。去世前留下句话:“不要给我立碑,活着的时候没讲,死了也不讲。” 她的事迹直到2013年才被整理成书出版,《王泉媛回忆录》印了不多,但在老红军中传得很快。 人们才知道,这个埋头种田的老太太,竟然是曾经横穿草地、冲锋陷阵的女团长。 朱德夫妇井冈山之行那一年,没人想到一句随口的提问,会翻出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康克清后来说,“她是我一辈子记着的人。”朱德也点头,“老战士不能忘。” 她不是故事里的英雄,她就是那段历史里最沉的一笔,埋在土里,等着被人挖出来。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7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