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端午”、“浑天仪”等在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符号,韩国企业正在疯狂抢注。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创业者或者企业家,却为自己企业或品牌有个很“洋”气的名字而沾沾自喜,服装与美容行业尤其如此。
更滑稽的是,前些年有一家国内企业,为了“某丹”这两个字,还与美国篮球明星打官司。难道在咱们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当中,就找不出几个字来当作企业的品牌和名称吗?
制造电动摩托车的,用“风火轮”难道不比什么“雅”更有炫酷;做鞋子的,用孙悟空的“藕丝步云履”难道不比什么“克”更有品;生产围巾的,用“混天绫”难道不更霸气吗!
咱们不用,外国人就会用,而且他们还会抢注。甲骨文、同仁堂、孙悟空、水浒、三国志等,都已经被外国企业抢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的财富,更是数以十亿计地流失。
所以,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和文化符号,咱们个人和企业确实不能置身事外!
“饺子”、“端午”、“浑天仪”等在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符号,韩国企业正在疯狂抢注。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创业者或者企业家,却为自己企业或品牌有个很“洋”气的名字而沾沾自喜,服装与美容行业尤其如此。 更滑稽
秦凯王观
2025-04-23 21:13: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