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大理府”,才感觉过去的五华楼好丑,还是复建的好 根据《大理府志》记载,南诏

老孙头的游记 2025-04-23 09:28:23

去了“大理府”,才感觉过去的五华楼好丑,还是复建的好 根据《大理府志》记载,南诏王劝丰佑修建五华楼时,其规模宏大,“楼高百尺,上可容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并作为南诏国宴请十六国酋长的场所。南诏时期五华楼分为“宫、廷、官僚住宅区、通衢、客馆”五大部分,其名称可能对应“五方”或“五类核心功能”,象征政治、外交、文化等多维度的繁荣。 五华楼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南诏、大理国的国宾馆,承载了与吐蕃、中原、东南亚等地的交流。其名称中的“华”可能寓意“华夏文明”与边疆文化的融合,体现大理作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地位。此外,五华楼的木雕装饰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家等元素(如“三教合一”浮雕),进一步呼应“五华”所代表的多元性。 尽管五华楼历经多次焚毁与重建(唐代至元代三次被毁,明代后规模缩小),但名称始终未变,说明“五华”已成为其文化符号。1998年重建时,虽仿照明代钟鼓楼形制,但仍沿用原名以延续历史记忆。 图一为1918年的五华楼,图二、三为1928年五华楼,其余为2025年复拍图大理状元楼

0 阅读:0
老孙头的游记

老孙头的游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