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安徽21岁战士壮烈牺牲,战友方海鹰放弃上军校,替他尽孝,父母感动得泪流满面:“把我女儿嫁给你吧!”谁料,方海鹰吓得连忙摆手:“爸妈,我是来尽孝的,怎能占小妹便宜呢?” 1984年,老山前线打得热火朝天,炮火轰隆隆响个不停。胡兴龙和方海鹰,两个安徽铜陵的小伙子,就在这片战场上碰上了。胡兴龙生在1964年,家里穷得叮当响,土坯房里住着七口人,父母种田养家,五个孩子挤在一块儿长大。他从小干活,肩膀上挑过水桶,手上磨出老茧,力气大得能扛起半袋粮食。1982年,他穿上军装离开村子,步行几十里到镇上当兵,母亲塞给他一双布鞋,眼里满是不舍。他到部队后,天天扛着枪跑操场,汗水流了一地,很快就成了连里的尖子。 方海鹰比他大一岁,1963年出生,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父亲在厂里上班,母亲管家务。他小时候爱跑爱闹,田野里撒欢,身体壮得像头牛。1981年,他体检合格,穿上军服,腰板挺得直直的,朝家里挥手就走了。部队里,他每天早起训练,扛木头、翻障碍,动作麻利得很。两人因为同乡,训练时凑一块儿聊了几句,递个水壶,拍拍肩膀,慢慢就成了铁哥们。 战场上,日子过得提心吊胆。胡兴龙有回掏出块老式手表,那是家里卖鸡攒钱买的,表壳磨得发亮。他塞给方海鹰,说要是自己回不去,就帮他带回家。方海鹰攥着表,点了头,兄弟俩的心算是拴一块儿了。没多久,战斗来了,天刚亮,部队分头冲向阵地。方海鹰扛枪往前跑,炮弹炸得泥土飞上脸,他咬牙撑着。几个小时后,他满身泥巴回来,想找胡兴龙说说话,却听说他跳崖牺牲了,才21岁。方海鹰站那儿,腿软得差点跪下,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没几天,军校通知书送到方海鹰手里,父母高兴得不得了,忙着张罗庆祝。他却没吱声,把信塞进口袋,收拾东西就往胡家跑。到了胡家,天黑透了,院子里点着盏油灯。他掏出那块表递过去,胡父手抖得接不住,胡母哭得喘不上气。他跪下来说要替胡兴龙尽孝,胡父摆手赶他走,他没吭声,卷起袖子劈柴去了。他在铜陵电厂找了份活儿,每天早出晚归,鞋底磨破了也不停。晚上回来,他挑水烧饭,忙得满头汗,烟熏得他直咳嗽。 有天夜里,胡父病得厉害,疼得满地打滚。方海鹰冲进屋,背起人就往医院跑,路上摔了一跤,膝盖磕出血,脚底划得全是口子。到医院,他喘着气把人交给医生,自己瘫在地上起不来。胡父好了以后,他搀着老人回家,手臂被抓出一道道印子。胡父拉着他哭了一场,从那以后,家里把他当亲儿子看。他干活从不喊累,挑水劈柴,样样抢着干,乡亲们见了都说他厚道。 1989年,胡兴龙的妹妹桂兰从部队回来。她风尘仆仆进门,肩上还背着包,看到方海鹰在院子里忙活,咧嘴就笑了。这些年,他在胡家忙里忙外,桂兰心里早有想法。有一天,胡母把他叫过去,说桂兰年纪不小了,想让他俩成一家子。方海鹰愣住了,连忙摆手,说自己是来尽孝的,不能占小妹便宜。桂兰笑着走进来,拿这事打趣他,家里人劝了又劝,他才点头。婚礼简单,院子里摆几桌酒,乡亲们来凑热闹,气氛热乎得很。 婚后,他俩住胡家旁边的小砖房,房前种了棵桂花树,秋天香气飘得老远。桂兰做饭,方海鹰端给胡父,碗筷摆得齐齐整整。胡母腿脚不好,他就背着她出去晒太阳,走得稳当。后来,他们有了个儿子,满月那天,胡父抱着孩子坐在门槛上,笑得合不拢嘴。方海鹰还是每天跑电厂,风吹日晒,脸黑得像炭,手糙得像砂纸。他没喊过苦,用行动守着对胡兴龙的承诺。乡亲们提起他,都说他是个爷们儿,有情有义。 这些年,他把胡家当自己家,胡父胡母也拿他当亲儿子待。他没读军校,人生路变了样,可他从没后悔过。胡家日子苦,他硬是扛了下来,桂兰跟他一起操持,俩人把家撑得稳稳当当。村里人说,他这辈子值了,不光尽了孝,还给了胡家一个交代。他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战友留下的担子,也挑起了人心的暖。
1985年,安徽21岁战士壮烈牺牲,战友方海鹰放弃上军校,替他尽孝,父母感动得泪
浅笑对风吟
2025-04-22 18:12:25
0
阅读:594
哈哈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