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入甘后认为必须彻底消灭马化龙,马化龙是同治陕甘回乱中最大的悍匪,先后五次向

纯情如雪 2025-04-22 11:26:33

左宗棠入甘后认为必须彻底消灭马化龙,马化龙是同治陕甘回乱中最大的悍匪,先后五次向清军乞降求抚,然而前四次均没有真正投降,每次都不缴械,只有在最后一次弹尽援绝走投无路情况下,亲赴清军大营,企图以一人抵罪。 清末同治年间,陕甘大地乱成一锅粥,马化龙这个悍匪横空出世,搅得西北不得安宁。左宗棠入甘后,眼看着这家伙五次乞降,前四次都耍花招,最后一次弹尽援绝才低头,哪能不火大?他铁了心要彻底消灭这个反复无常的叛乱头子。 马化龙,1810年出生在宁夏金积堡,家里是回族宗教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哲赫林耶门宦的教主。他小时候跟着甘肃和山东的学者学阿拉伯文,钻研伊斯兰经典,长大后接了第五代教主的位子。1849年,他捐了个千总的官职,还跟弟弟做生意,攒了不少钱。到了1862年,回汉冲突一爆发,他瞅准机会反清,带着人马杀了宁夏道台侯云登,第二年秋天攻下灵州,大开杀戒。他把金积堡当老巢,聚了数万兵马,成了陕甘一带的土皇帝,朝廷头疼得很。 马化龙这人狡猾得跟狐狸似的,五次乞降愣是没一次真心投降。第一次,1862年冬天,他围着清军打得正欢,突然派人举白旗说要归顺,可连兵器都不肯交,清将刘松山一看就知道他在拖时间。第二次,1864年,他打下宁夏府,又派人去西安将军那儿求降,结果不献城不缴械,将军直接把他使者轰走了。第三次,1866年,他交出两座城给穆图善,表面上装乖,实际上还是自己说了算,穆图善上了当。 1868年,左宗棠来了,局势就不一样了。马化龙一看大事不妙,连派四使带着马匹粮草去求和,可左宗棠压根不吃这套,冷笑着继续进兵。到了1870年,他更慌了,三月带着儿子去刘锦棠营外跪求,六月献了七百匹马、五千件武器,九月让弟弟马玉龙送信求降,十二月又托人送三百石粮食,可清军压根不信他。每次都不缴械,摆明了想蒙混过关,左宗棠看得透透的,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1871年1月,马化龙真是扛不住了。清军把金积堡围得水泄不通,他弹尽粮绝,援兵也没影儿了。这回他没法耍花招,孤身带着一个人走到清营,跪下磕头,说愿意自缚谢罪,想用自己一条命换部众活路。可惜,左宗棠早看穿他了,刘锦棠直接把他押起来,清军冲进金积堡,挖出一堆藏着的洋枪。这下子,马化龙的狐狸尾巴彻底露出来了。 1871年初,清军攻破金积堡,把马化龙抓了,凌迟处死,连他子弟眷属也没跑掉。堡里搜出不少军械,证明他之前那些投降全是假的。清军把寨墙拆了,部众要么遣散要么迁走,金积堡从此成了废墟。陕甘回乱渐渐平了,左宗棠坐镇指挥,因功封爵,名声大噪。马化龙的覆灭,不光是清廷对叛乱的铁腕清剿,也给乱世里那些野心家敲了个警钟。 左宗棠为啥对马化龙这么狠?一来,马化龙占着金积堡,兵多粮足,又残暴又狡猾,不除掉他西北没法安生。二来,他五次乞降前四次都不老实,摆明是拿投降当缓兵之计,左宗棠可不是好糊弄的。再说了,朝廷当时对叛乱零容忍,左宗棠得拿出硬手段立威。马化龙要是留着,陕甘回乱没准还得反复,左宗棠这人办事就一个字——绝。 马化龙跟左宗棠的对决,简直是清末乱世的一出大戏。马化龙狡猾归狡猾,可碰到左宗棠这种果断又有脑子的人,算是踢到铁板了。他五次乞降,像是在绝境里挣扎,可左宗棠步步紧逼,愣是没给他翻身的机会。这不光是打仗的事儿,更是人性跟权谋的博弈。马化龙想靠小聪明保命,左宗棠却用大智慧定了大局,结局明摆着,谁硬谁赢。

0 阅读:0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