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军中,老蒋最早的起家部队不是广为人知的五大主力,而是黄埔系第1军。在北伐战争

星空评过去 2025-04-22 09:26:09

在国军中,老蒋最早的起家部队不是广为人知的五大主力,而是黄埔系第1军。在北伐战争之前,老蒋就兼任该军军长,该军是以黄埔军校的师生为班底组成,是黄埔军校的精华所在。北伐战争时期,由何应钦担任军长,参加了南昌战役、龙潭战役和武昌战役,相继打败福建军阀邹荫人和江浙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并一路北上打到济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军参加了围攻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作战,与红四方面军展开了多次惨烈战斗。到1936年4月,胡宗南担任第1军军长,部队下辖李铁军的第1师和李文78师(78师的番号是原19路军的)。抗战爆发后,第1军从西北增援淞沪战场,第1师防守刘行,在王宅、王九房一线重创日军,78师在刘行顾家宅一带作战,后又转战温藻浜南岸,先后与日军第3,第9师团交手。第1军采用梯次防守,白天利用江河和水田的地形边打边撤,消耗日军的进攻锋芒,夜晚发动逆袭与日军肉搏。在惨烈的战斗中,第1军伤亡惨重,第1旅副旅长杨杰和第4团团长李友梅先后牺牲,第1师营长以下官兵伤亡8成,78师的营长更是全部殉国。在淞沪会战中,第1军的表现确实对得起王牌军的称号。 但淞沪会战过后,第1军的表现就急剧下滑了。1938年兰封会战期间,第1军在攻打罗王寨的时候消极应对,没有完成预定目标。之后在武汉会战中,胡宗南率领第1军防守大别山以北的信阳,并配有邱清泉的坦克部队以及彭孟缉的炮兵旅,火力十分强悍。但面对此前已经遭到宋希濂部和张自忠部打击的两个师团,拥有强大火力的胡宗南在信阳没打几下就跑了,并且违抗李宗仁向南撤退的要求,一路向西跑到南阳,使得日军轻易攻占了鄂北三关,武汉北面门户洞开,而且也让在大别山区作战的第五战区其他中国军队以及李宗仁的指挥部陷入被日军包围的危险中。李宗仁因此被气到吐血,怎么每次第五战区都会碰上这种一己之力毁了全局的害群之马!上回是韩复榘,这回又是胡宗南,但不同的是,胡宗南是老蒋的嫡系,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倒日后是成了西北王。好在李宗仁还是比较冷静,带着大别山作战的4个军昼伏夜出,并保持无线电静默,成功从日军防守的间隙中穿越潢川到信阳的公路到达驻马店后,又到达南阳,又一次完成了精彩的突围。 此后,第1军就一直驻扎在西北,此后几年都没再和日军有过大规模战斗,反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包围延安以及与八路军的摩擦当中。军官也过着奢靡的生活,倒卖物资克扣军饷,心思完全没有放在抗日上,部队被搞得乌烟瘴气,这导致第1军的战斗力直线下滑。1944年5月,日军占领河南后,又企图进犯陕西,第1军在渑池被日军69师团击败,麾下各部队都是夺路而逃。好在此时中美空军赶来支援,用猛烈的轰炸阻止日军前进,后来中国军队援军到达,日军在河南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也打累了,便退了回去。战后,蒋介石对胡宗南大为不满:各级指挥官之不行,尤其军长师长之作战指挥幼稚无能。第1军麾下的97师师长傅维藩被枪毙。 解放战争期间,第1军在临浮战役、蟠龙战役、华山战斗、扶眉战役连续遭西北野战军重创,最后在四川投诚,第1军的历史就此画上一个句号。

0 阅读:52
星空评过去

星空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