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很现实的一段话: 如果孩子的出生, 是为了继承自己劳碌恐慌贫困, 那么, 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一个受苦的人, 如果悲观了, 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 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 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人民日报中说: 给不了儿女一点儿经济起点, 就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 把儿女推到了残酷的社会面前。 等儿女好不容易翻过身的时候, 他们已经入到中年, 又来了一句, 百善孝为先。 可我们要知道的是一个家族的兴旺, 是靠几辈人积攒下来的, 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 父母的起点永远是孩子的起点, 这不是鸡汤, 是赤裸裸的现实。 两代总有一代要吃苦, 父母不吃,那就子女来吃。 生孩子和不生孩子都是勇敢的, 生是面对所有跟孩子成长相关的问题,不生是面对自己生命如何成长的课题,都是题目,都有难度。 不必比较哪个更容易, 人生就没有容易的。 余秋雨说: 我们一生所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 连父母也未必能够理解。 父母生育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 这便是进化。 折磨你的往往是想象, 而不是现实。 贫穷的孩子真的会自卑吗? 当然, 因为在最虚荣的年纪一无所有。 人总要慢慢成熟, 将这个浮华的世界看得更清楚, 看穿伪装的真实,看清隐匿的虚假, 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
张爱玲很现实的一段话: 如果孩子的出生, 是为了继承自己劳碌恐慌贫困, 那么,
诗酒文学懂你
2025-04-21 22:08:38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