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之难:成因与上岸后的挑战 如今考公越来越难,这背后的原因可不简单。说句大胆

岚岚看商业 2025-04-21 18:00:19

考公之难:成因与上岸后的挑战 如今考公越来越难,这背后的原因可不简单。说句大胆的话,考公难不全是因为考公变热、人数增多,很大程度上是高考填鸭式教育留下的后遗症。 过去大学生毕业后,从考研热转向考公热。高中阶段,大家每天在题海中拼命奋战,几乎耗尽所有精力,那种用力过猛的状态,透支了我们对竞争的热情。毕业后步入社会,面临选择时,很多人只想不再内卷,寻求稳定,找个能“躺平”的港湾,而公务员工作相对安稳,就成了大多数人眼中的理想归宿。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考公是选拔佼佼者的考试,抱着求稳心态参加,就会导致行动力出现落差。不少人考公,是因为找工作碰壁、职场受气、加班多工资少,或者全职在家压力大,稳定上岸的生活成了他们向往的状态。但具体到考公这件事,绝大部分人三心二意,把考公当成生活备胎。考公就像眼前疲惫生活中离水面半米的救命稻草,是忙碌生活的备胎,真正认真对待考公的人并不多。 即便成功上岸,很多人也不觉得快乐。现在擅长考公的,往往是学生时代在高强度内卷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人。像考公高分常出现在法律岗、财会岗,尤其是女生居多的岗位,这些人就像学生时代勤奋努力、能吃苦的“内卷型”好学生。 然而上岸后情况不同了。体制内是庞大且完善的组织,出于科学管理和风险防范的需要,留给个人自主发挥和综合运用自身技能的机会有限。很多上岸的佼佼者容易被“内卷主义”困扰,感觉自己不被重视,做事时自己着急,其他人却慢悠悠,事情难推动,或者努力了也没评上优秀。 我接触过上岸的考公人至少有四位数,不少于四成的人上岸后不到半年就来问我怎么考遴选。其实遴选只能改变工作地理位置和具体工作内容。常说“选岗不要异地,异地不要乡镇”,除了异地离家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体制内工作有时真的需要家人朋友给予情感支撑,让自己有被看到的感觉。若在工作中寻求这种感觉,会非常辛苦疲惫。无论怎么遴选,前面提到的问题只能靠自己调整心态。 总之,人生不是短跑,而是漫长的马拉松。考公的稳定人人羡慕,但在考公路上能笑到最后的,往往是备考时认真对待,考上后能及时转换心态的人。虽然做到这些不容易,但有意识地掌控自己人生节奏,总比被焦虑驱使、盲目乱撞要好。祝愿我们都能在人生长河中,按自己的节奏缓缓前行,源源不断。

0 阅读:59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