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军队的军纪水平能有多低?孙传芳入浙江的时候,因为是客军入浙,所以特别强调了军纪,严令与民秋毫无犯,以获取浙江人民的好感。三令五申强调军纪,确实卓有成效:表现在他手下的军队基本只奸淫掳掠,但不轻易滥杀了…… 想象一下,一支军队号称要“严明军纪”,结果士兵们只是稍微收敛了点杀性,却照样抢钱抢物、欺负妇女,这算不算“进步”?这就是孙传芳入浙江时的真实写照。作为客军,他知道要讨好当地人,三令五申强调不扰民,可手下部队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抢劫成风,强暴常见,唯独不随便杀人就敢标榜“军纪严明”。这种荒唐的底线,到底能低到啥地步? 孙传芳,山东人,1885年生的,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死了爹,靠姐姐嫁给北洋军大佬王英楷才有了出路。王英楷看他有点脑子又壮实,就掏钱送他去读书。1902年,他进了天津北洋陆军速成学堂,1904年跑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镀金,回来后一步步爬到军阀高位。1924年,他趁江浙战争的机会,打败皖系卢永祥,占了浙江,后来还自封“东南王”,手握东南五省,兵力二十万,风头一时无两。 他入浙江时,知道自己是外来户,根基不稳,得靠民心站稳脚跟。所以他特别重视军纪,下了死命令说要“与民秋毫无犯”,还亲自跑去巡查,逮到违纪的当场打鞭子。可惜,他喊得响亮,做得稀烂。士兵们表面听话,背地里照抢不误,他那套军纪管理,压根儿就是个摆设。 孙传芳的部队在浙江的表现,真能让人笑掉大牙又气炸肺。表面上看,他下了禁令,士兵确实不敢随便杀人,这点比其他军阀的乌合之众稍微强点。可实际上,抢钱抢物、欺负妇女这些事,压根没停过。杭州、嘉兴这些地方,商铺被洗劫,村里的妇女被糟蹋,医院里挤满了受害者。孙传芳去嘉兴查岗时,亲眼看到士兵抢东西,气得当场罚人,可军官们敷衍了事,有的还跟当地商人勾结,收了钱就睁只眼闭只眼。 跟其他军阀比,孙传芳的部队算“文明”了点——至少不随便杀人。可这“只掳掠不滥杀”的军纪,搁老百姓眼里,还是活生生的噩梦。别的军阀部队也好不到哪去,比如李宗仁回忆里说他管不住兵,蒋介石也骂过自己部队在浙江的恶行。民国那会儿,士兵坐车不给钱、抢东西、打人,简直是家常便饭。军纪这东西,在旧式军队里,就是个笑话。 旧式军队军纪为啥这么烂?原因多得数不过来。首先,兵都是哪来的?大多是社会底层的穷苦人,没啥文化,饿急了当兵混饭吃,纪律意识压根没有。其次,军阀打仗就为了抢地盘抢钱,哪有心思管部队?士兵训练稀松,管理更别提了。再加上那年头经济崩盘,军饷发不下来,士兵不抢咋活?抢劫都成了生存技能。 军官也好不到哪去。孙传芳手下那些军官,不少忙着捞油水,跟地方商人勾搭,贿赂到位就管得松点,没钱就放纵士兵干坏事。上面喊军纪,下面当耳旁风,整个军队从上到下都烂了,想管好比登天还难。这种环境下,士兵自然有样学样,谁还怕你那几句空话? 军纪一烂,苦的肯定是老百姓。浙江那会儿,社会乱成一锅粥,商铺不敢开张,田地没人敢种,普通人整天提心吊胆。孙传芳想靠民心稳住地盘,可他部队干的那些破事,直接把民心给丢了。老百姓恨透了这些军阀,后来北伐军一来,大家伙儿巴不得赶紧换个新天。 军队自己也好不到哪去。军纪一塌糊涂,士兵没斗志,打仗时一触即溃。孙传芳1926年跟北伐军干仗,仗着人多势众,可部队一盘散沙,根本挡不住。1927年,他丢了浙江,跑去天津跟张作霖混,最后连命都搭上了——1935年在天津被人枪杀,落了个凄凉下场。军纪烂成这样,不垮才怪。 说说孙传芳后来的事。北伐军打过来,他亲自上阵指挥,可部队早没心气了,1927年丢了江浙,只能跑去天津抱张作霖大腿。张作霖给了他个副司令的名头,他带着残兵在鲁西挣扎了阵子,还是崩了。1928年,他躲去沈阳,后来又搬到天津租界,整天跟老部下吹牛想反蒋,可啥也干不成。1935年,他在佛堂拜佛时,被个女的开枪崩了,当场毙命。堂堂“东南王”,混到这步田地,军纪这块真没少拖后腿。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9评论】【60点赞】
用户13xxx77
跟新旧式军队无关吧,封建王朝同样有秋毫无犯的岳家军,这只跟军队将领治军能力与方式有关。
陆海 回复 04-22 18:24
戚家军也很严格,真的做到了老百姓的一碗水都不喝